張符的信對於南宋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打破戰略弱勢局面的好時機。
吳璘是個有戰略眼光的大將,所以在通商的大環境下,不僅明國透過通商瞭解南宋的川蜀地區,吳璘也會派人去關中考察明國統治下的關中民情,看看明國在關中的統治根基如何。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吳璘也差不多瞭解了關中的政治狀況,軍事狀況和民生狀況。
由此,吳璘判斷明國對關中的統治沒有想象中那麼固若金湯,明國能夠在關中存在,主要靠軍事力量,而關中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原先留下的舊金國官員。
據說是明國建國不久,人才不多,所以不得不依靠原先的舊官員統治關中。
如此固然有便利,卻也帶來了統治根基不穩的問題,吳璘有理由相信要是宋軍打回去,這些人一樣不會抵抗。
這些當官的如果不為金國效忠,當然也就不會為明國效忠。
他們只想當官,只想做人上人,只要皇帝給他們官做、保障他們的權力和地位就好,至於誰是皇帝,他們無所謂。
這樣的人是最好拉攏的,只要給他們想要的官職,只要己方處在順風狀態,他們就會乖乖效忠,不考慮其他的問題。
而只要宋軍能夠抓住機會打敗關中明軍,關中易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
自打金國佔據關中之後,數十年間,吳璘一直都在構思如何反攻,他雖然善於防守,但是他更希望的還是率軍進攻奪回關中,繼而奪回中原,光復故土。
畢竟他的家鄉現在正在明國的統治之下,他非常希望能夠返回家鄉,光復家鄉,葬在家鄉。
金國臨近滅亡的那一段時間,吳璘甚至想過趁著明軍給關中金軍帶去很大威脅的時候主動出兵偷襲金軍,搶先奪取關中,固守關中。
為此他還私下裡密奏趙構請求同意。
趙構估計是給嚇倒了,趕快派人回信給他,讓他老實點別亂來,惹怒了明國,他們順勢而下進攻漢中,還了得?
明軍連金軍都能打敗,更何況我們?吳將軍,咱們現實一點好不好?
皇帝慫包,吳璘也沒辦法,只能放棄,繼續練兵,積蓄糧草,積累實力,等待終於可以爆發的那一天。
可是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南宋國勢卻又發生了變化。
江南西路剿匪之戰慘敗!
京湖戰區主力幾乎毀於一旦,朝廷不得不增派禁軍和川蜀戰區的軍隊填補空缺,繼續剿匪。
開什麼玩笑!
吳璘當時就怒不可遏。
大好的戰略機遇擺在面前,張符說他至少可以串聯五個州兵不血刃投降南宋,只要宋軍打破邊境進入關中平原,他就能策動這五個州改旗易幟投降宋國,到時候一切還不是他吳璘說了算?
五個州啊!五個州一瞬間改旗易幟,整個關中局勢瞬間扭轉,明軍根本來不及反應就會被攻佔戰略要地,要麼被斷絕退路孤軍奮戰,要麼被趕出關隘離開關中!
更關鍵的是,張符還提供了軍事情報,說明軍駐守關中的蘇海生兵團有一部分主力被調往西夏故地協防西夏,一部分在積石州戍邊,留守關中本地的軍隊人數並不多,也就不到五萬人。
如果宋軍可以出動川蜀軍隊的主力,一定可以在關中獲取意想不到的勝利,他們會在關中翹首等待王師前來關懷離開故國很久的他們。
話說的很肉麻,但是這隻會讓吳璘更加生氣。
因為事實上他已經沒有了這樣做的底氣和實力。
不說朝廷會不會支援他這樣冒險的戰略決策,單說實力,他就覺得自己比較虛。
姚仲所部被調走,川蜀三支大軍少了一支,兵力減少三分之一,對付關中明軍的底氣就沒有那麼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