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本收藏3w的歷史類書來說,真是好可憐~
當然,問題應該是出在我身上,更新不給力,可能情節也沒寫好,看到好多人喊水了。
我自己反思了一下,然後,跑去看了看其他巨巨的歷史文。
感覺吧,寫到100w字這個關口,我就有點不知所措了。
想寫的東西太多,筆力卻不夠~
嗯,我盡力吧,盡力不水,盡力想一些有趣的情節。
只是,歷史類本就難寫,通常寫一個字,得看三個字的資料,說實話,在質量和更新量之間,難以把握~
說了這麼多,當然不是推卸責任。
既然吃了碼字這碗飯,我自是知道,衣食從何而來,古人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是靠讀者的訂閱養活的我,那我也自然很想對得起訂閱的讀者。
因此,說話沒算數,更新不給力,心裡面很愧疚,甚至不敢看書評區,不敢上QQ……
第三百一十七節 對未來的準備!
轉瞬,已是十一月了。
當劉徹看到殿前的臺階上那一層薄薄的白霜之時,他才醒悟過來。
嚴冬,來臨了。
西元前的冬天,比後世更冷。
尤其是早上,氣溫常常低至零下,呵氣成冰。
劉徹深吸了一口氣,撮了撮手,向著甲觀的閣樓走去。
當他到達甲觀時,汲黯已經在哪裡等著他了。
“家上!”汲黯跪下來,將幾份竹簡呈上:“這是您要的自漢季以來,史官氣候記載!”
劉徹點點頭,接過那幾卷竹簡,自顧自的坐下來,看起來,一旁的王道連忙讓宦官燒起炭爐,室內的溫度,慢慢回升。
劉徹拿著那幾卷竹簡,逐一的看下來。
眉頭越來越皺。
漢室的史官,相當盡責,他們會記錄所有反常或者異常的氣候與變化。
自劉邦定都長安,至今五十四年,關於這方面的記錄就沒斷過。
加上,保留下的秦代記載。
一副最近六十年氣候變遷史就展現在劉徹面前了。
簡單的梳理了一下,劉徹的眼睛,已經彷彿看到了整個世界,正在漸漸寒冷起來。
“秦始皇九年,夏四月,大寒!路有凍死者!”
“呂后二年,夏五月,谷口雪雹!”
“太宗孝文皇帝五年,夏六月,大雪!”
以及今年,衡山國的特大雹災。
在過去的記載中。甚至已經出現了類似六月飛雪的反常氣候,在這個時代,科學不彰。人們自然以為是上天震怒。
但劉徹卻清楚。
這是受到小冰河週期的影響。
全球變冷!
現在的關中,還能看到柑橘、滾滾,遍地的竹林。
然而,在二十年後的元光元年,劉徹前世最後一次來到長安時,他記得很清楚,當時。關中的竹林出現了大範圍的枯死現象,現在還很常見的滾滾,再難覓蹤跡。上林苑的柑橘樹也不再繁盛。
作為穿越者,劉徹很清楚,這是小冰期影響下的全球氣候變冷。
小冰期開始的訊號是如此強烈而明顯。
以至於劉徹甚至還能從另一個方向,獲得預兆。
最近。劉徹讓人編纂《新神農》。收集了大量秦代的農業技術書籍。
其中包括了《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中記載了秦代種植冬小麥的時間,是在霜降後的第十天。
而現在,關中冬小麥的播種,是在夏至後的第七十天。(注1)
也就是說,戰國時期冬小麥的播種時間,比現在要提前大約一個節氣,而現在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