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還要再回來的心情走過這一棵松樹向黃山深處前進的。一走過送客松,山路就好像一反昨天上山時的規律,陡然下降,下降,下降,再下降,一直降到澗底。這一段路走起來非常舒服,似乎還要超過泰山的“快活三里”。我們雖低頭走路,仍可以抬頭望山。走過望客松,蒲團松,右邊可以看到指路石,回頭則見牛鼻峰上的犀牛望月。下到深澗澗底以後,一泓清泉,就在道旁,清澈見底,冷冽可飲。拿做文章來比,我們走這一段山路,好像是在作“承”的那一段,“起”得突兀,“承”得和緩,我們過了一段舒服的時光。
但是,再拿做文章來比,“承”過以後,就來了“轉”,這一“轉”,可真不得了。到了澗底,抬眼一看,前面是八百級的蓮花溝。這八百級彷彿是直上直下,令人看了真有點發怵。實際上,往上攀登的時候,比在下面仰望時更令人感到可怕。我們面前好像只有這一條窄窄的石階,只能向上,不能迴轉,“馬行在夾道內,難以回馬”,不管流多少汗,喘多少氣,到此也只有奮勇攀登,再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登黃山記(4)
皇天不負有心人。爬上了八百石階,一轉就到了蓮花峰腳下。這一座蓮花峰也是黃山主峰之一。從它的腳下上山好像比從天都峰腳下攀登天都峰要容易得多,只需往右一轉,爬上幾個臺階就可以達到峰頂。然而,正唯其覺得容易,也就失掉了吸引力。同時,我們今天的目標是到北海。我於是只在蓮花峰下少坐片刻,抬頭看到不遠的峰頂上游人多如過江之鯽,然後左轉走上前去。要說到黃山的險境,彷彿現在才算是開始。身右峭壁凌空,左邊卻是懸崖無地。山路是整修過的,在最危險的地方加了石頭欄杆或鐵鏈。但欄外就是危險境地,好像泰山上的陰陽界一樣。走在這樣的地方,連昨天奉行的“看山不走路,走路不看山”的箴言都無法奉行,無已,只有一心一意埋頭苦走而已。這裡就是鼎鼎大名的萬丈雲梯,真可以說是名不虛傳。但是,大自然最憎恨的是單調,它決不會讓百步雲梯成為千步雲梯,萬步雲梯。過了百步雲梯,又是一段比較平直的山路。此時我彷彿已經過了險關,大有閒情逸致,觀賞山景。驀抬頭,在遠處的山崖上,忽然看到“萬綠叢中一點紅”。此時正是盛夏,早過了春暖花開的時節。這一點紅是哪裡來的呢?我無法攀上懸崖去看,無從探索與研究。我只有沉入幻想中,幻想暮春四五月間,黃山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的情況。我眼前的黃山一下子變了樣,“日出山花紅勝火”,紅色的火焰彷彿燃遍了全山,直凌太空,形成了一幅紅透宇宙的奇景。
就這樣,一路幻想下去。平路走盡,又上山路,穿過鰲魚洞,就到了天海。這一段路更平了,彷彿已經離開黃山,到了平地上。一路樹木蓊鬱,翠竹夾道,兩旁蟬聲啼不住,輕身已到北海邊。
北海真是個好地方。人們已經看過了天都峰和蓮花峰,奇景險境,久已身履,大概總會覺得黃山勝境已經探過,到了北海已經成為尾聲了。
然而實則不然。
我先講一個口頭傳說。距北海不遠有一個山峰,叫做始信峰。什麼叫始信峰呢?這裡熟於掌故的人說,就是“開始相信”,意思就是,到了這裡才開始相信黃山之美。不管這個解釋是否正確,是否就是原意,我確確實實是相信的。我到了北海以後,才知道,北海決不是黃山之遊的尾聲,而是高峰,是頂端。上文曾引過一句古語:“不到文殊院,沒見黃山面。”我想改一改:“走不到北海,黃山沒有來”。再拿寫文章作比,如果過了玉屏樓算是“轉”,那麼,到了北海就算是“合”。一篇精巧的文章寫到這裡,才算是達到精妙的頂點,黃山乃山中之奇山,北海是眾奇並備,萬巧同臻。遊黃山到此,真可以說是嘆觀止矣。
然而究竟“合”出一些什麼東西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