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子束腰,其餘的部分垂下來作為裝飾,這種服飾稱之為“紳”。
而且。。。。
(知識點又來了,拿小本兒記上!)
而且紳的長短在等級缺點中有著嚴格的限制。
《禮記》規定: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蒼山一直覺得這裡面說的是古制小尺,不然,大尺和現在的市尺差不多,三尺。。。。一米長。。。。特麼個兒矮點都容易絆個跟頭!)
總之,士的紳長三尺,官吏的紳長二尺五。
這裡要解釋一下,之所以士人要束紳,是要求他們恭敬謹慎,像紳一樣自我約束。
(有點形勢主義根源的味道。)
後世就把這個階層稱為“紳士”。。。。。
。。。。
好了,士字說完了,男人也就過去了。
開始說女人。
“士”是男人群體的一部分,那女人群體,又說哪一部分呢?
也挑了一個“丫”
準確的說,就是“丫鬟”
這個沒有“士”那麼多的知識點,只是“丫鬟”一詞,在宋以前,不是侍女的稱呼!!
。。。。
說重點。
。。。。
。。。。
好吧,蒼山得承認,我手裡的《說文解字》是精粹版的。。。。。
沒找著“丫”字。。。。(苦瓜臉)
字聖許慎的原稿《說文》收錄了9000多個字,老子嫌它看著腦袋疼,只買了一本兒精粹版用來裝逼。
結果,特麼真是精粹啊。。。。
一共就200多個字兒。。。。大窘!
不鬧了,《說文》找不著,可以從別的地方找。
(以下文字還是節選自許暉所著的《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許先生是大學文家,應該不會怪罪我這樣的俗人把他的文字廣而告之,當然,要是真有版權問題,好在離的比較近,都住大理。可以當面洽談,蒼山願以清茶一壺,全當版費)
《廣韻》上解釋為:丫,像物開之形。
《集韻》:物之歧頭者。
就是樹木或物體的分叉。
在宋以前,丫鬟從來沒有被當作婢女的代稱。
丫鬟本來寫作“鴉鬟”是古代女子的一種髮式,李白有詩《酬張司馬贈墨》:
上黨碧松煙,夷陵丹砂末。
蘭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黃頭奴子雙鴉鬟,錦囊養之懷袖間。
今日贈餘蘭亭去,興來灑筆會稽山。
王綺注:雙鴉鬟,謂頭上雙髻,色黑如鴉也。
頭上雙髻很像丫的形狀,因此寫作丫鬟。又因為是頭上的髮式,故又稱丫頭。
劉禹錫《寄贈小樊》:
“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樂天寄憶舊遊,因作報白君以答》:“丫頭小兒蕩畫槳,長袂女良簪翠翹。”
這是對青春少女的美稱,沒有任何貶義成分。
李商隱寫有五首名為《柳枝》的詩,詩前有一篇很長的序,也出現了丫鬟一詞,指的是還沒有嫁人的少女。
(說句題外話,《柳枝》五首很有意思。
說的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當然,也是婉約派大龍頭,李商隱自己“聊騷”惹出來的故事。。。。
話說,洛陽有一個十七歲的小美人兒柳枝,有一次偶然品質到鄰居李讓山吟誦堂弟李高陷的詩作《燕臺詩》,立時文藝女青年的勁頭就上來了,頓時為之傾倒,驚問李讓山這是誰寫的詩。
李讓山據實以告,文藝女青年一聽那郎君叫李商隱,伸手扯斷了一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