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書諸君在滬,因王培孫之介,得以相識,均稱日本維新以後,政治工業,效法西洋,進步很快,尤以海陸軍更優,且學費亦省,學堂為優待留學生,可不經考試入學。餘聞而心動,回家向我父商請,我父雖贊成,惟措資為難。後經雙親決定,以附郭田兩畝許,售得四百餘元,以充學費。我父母為子留學,不惜鬻產,以遂我願,可見我父母之見識,亦非常人比也。
其時培孫才接辦育材書塾,該塾為培孫之叔柳生丈創辦,因受義和團影響,師生星散,培孫願繼續接辦。但教師已星散,非旦夕可聘請,遂請我及樂書、陳希賢(冷血)、雷季興(奮)、仲和諸人,暫行代課。後教師聘定,我等即東渡矣。仲和寫有日本留學指南,對於旅程費用,學校官立私立之分別,住宿飲食之習慣,詳細記載,閱之即可知其大概,有便於留學者不尠。餘與止欺同行,更沒有不便,王荃士亦同行,乘輪船三等艙,自上海到長崎,只須大洋十四元。餘等到神戶,改乘火車到東京,那時快車亦須一夜,天明達東京。神戶本為外人居留地,即中國稱為租界者,自明治維新頒佈憲法,開國會,改正民刑法律,各居留地及治外法權,始由日本政府收回。沿海盡是洋樓,很像上海黃浦灘。到了東京,由止欺介紹一日本人家居住,由居停主人教日文,荃士亦住在一起。日文稍通,餘即入早稻田專門學校,荃士入高等商業學校。荃士為培孫堂弟。餘以早稻田太遠,後改入東京法學院(後私立學校均改大學,法學院稱中央大學)。其時私立法政學校,共有六校,都有名望,教授亦由帝國大學教授兼者為多,故功課亦相差無幾,惟少圖書參考。那時日本風尚,帝國大學特重,官吏考試及第者,帝大佔多數,若早稻田出身者,業新聞記者為多,中央大學出身者,從事律師為多。早稻田大學為大隈重信伯爵創辦,中央大學校長則為法學家奧田義人博士。
日本明治以前之文字,多用漢字,中間加以日本字母,若將日本字母除去,即與漢文無異。維新以後,改用語體文,文言一致,遂與漢文不同。至各處方言,亦稍有異同。惟語言中,有所謂敬語,同是一語,說法不同。如下對上,須用敬語,這不免階級思想。即妻對夫亦然,而為妻者,不覺有自卑感,習俗使然也。至學校講義,都用通
俗語,只要記了各種專門名辭,辨明反正之意,即可聽講。譯書更容易,然新出之書即不同了。
其時中國留學生,文武合計,只有五十六人、每逢假日,彼此往來,不分省界,亦不分文武,親熱異常,恍若家人。有一研究團體,名勵志社,文武學生,都有入會,設立宗旨,只是聯絡情誼,研究學術。有時開辯論會,討論時事,交換意見,在我未到以前,即已成立。然亦有激烈愛國分子參加漢口唐才常富有票案,被戕者有四人之多,都是用功優秀之士,甚為痛惜。後又改定章程,主張君主立憲,出一刊物,名《譯書彙編》,翻譯日本明治維新之著述,及維新人物之事蹟,日本憲法書籍及名人講義,以及各國憲法名人傳記等,以期開發民智,灌輸新知識於國人,月出一冊,銷行上海,一時稱盛。其時日本留學生,都是純潔青年,想改革中國政治教育及軍事,沒有存功名富貴之想。梁任公亡命橫濱,發行《清議報》及《新民叢報》,立保皇會,留學生受其影響,同意主張君主立憲。任公筆鋒犀利,議論透徹,容易動人,亦有因其謾罵西太后為太過分者。其時清廷政治*,大臣顢頇,任公批評,卻是實情。加以戊戌變法失敗,故議論不免過激,然對他表同情者不少。後以留學生來者日多,思想龐雜,有偏於溫和者,有偏於激烈者,溫和者多主張君主立憲,激烈者多主張排滿革命。勵志社會員中,亦有思想不同者,因之勵志社外,又有新民會之組織。然思想雖有不同,彼此友情,依然如故。
後以國內留學來日之前,時有通訊詢問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