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調整的越來越少相當的鬱悶。更何況這次還是從主要方向,調整到他眼中的次要方向,他就更不情願了。
但這次郭邴勳的態度很明確,也相當的強硬。在電話之中直接告訴他,如果他不能在指定的時間完成交接那麼總部就換人。如果再不換腦子就換人,這是總部的最終決定。
如果他在猶豫不決,總部就將杜開山調回來,接替他擔任這個迂迴穿插任務。而他則將被調到生產建設兵團去,只要郭邴勳還是抗聯參謀長,他就會一直在哪裡待到戰爭結束,不要在想著回到主力部隊,甚至就連地方軍分割槽二線部隊都不會在有他的位置。
實際上從馬春生調到新京戰場之後不久,;郭邴勳就對他一而再的不按照總部命令執行,擅自行動很是不滿意。如果不是現在挑選不出來接替人選,從來不插手幹部任用的郭邴勳早就向楊震提出換人了。
為了避免馬春生在此次相當關鍵的迂迴行動中,再出現行動遲緩,貽誤整個戰機的事情,郭邴勳直接下了死命令。從不輕易用撤職、調任這些話來威脅人的他,甚至直接說出了撤職,調任抗聯所有主力部隊幹部內心中發配地的生產建設兵團這樣的話。
原本就對郭邴勳有些心存畏懼,知道參謀長一向是言既出,那麼就行必果的人。在郭邴勳強硬的語氣之中,知道不是在開玩笑的馬春生這才不敢在討價還價了。老老實實的按照總部的要求,向王效明轉交了新京戰場的指揮權。
放下手中的電話,郭邴勳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親自起草了兩封電報。一是給杜開山,讓他一定要沉住氣不要草率行動,更不能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之下擅自行動。他手中的三個師部隊,是抗聯在整個西滿戰場最後的預備隊,一定不能輕易的暴露目標。
二是給通遼戰場的陳翰章,讓他對自己的側翼,尤其是開魯方向和科爾沁左翼後旗境內的敵情變化進行嚴密的監控。除了叮囑他多注意自己的側翼之外,郭邴勳只將林西戰場的戰況向陳翰章做了一個詳細的通報。至於其他的話,郭邴勳連一個字都沒有多說。
陳翰章是抗聯縱隊一級幹部之中能力最強的一個,而且少有的軍政雙全的幹部。在郭邴勳私下看來,陳翰章多兵種指揮,以及對新戰術和戰法的領悟能力,還在楊震最重視的王光宇之上。他的才能,是所有縱隊一級幹部之中綜合水平最好的。
而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高低不同,也就意味著自尊心的高低,能力越強的人自尊心也就越重。作為抗聯縱隊一級幹部之中,年紀最輕的一個,又是綜合能力最好的一個,陳翰章的自尊心可謂是相當的強。
原本郭邴勳認為陳翰章會在王光宇之前,完成總部的作戰計劃。因為通遼的地形相對林西來說,更有利於發揮機械化部隊作戰的長處。而且作為日軍首批機械化師團,二十三師團的裝備水平也在林西戰場主要守敵十四師團之上。
雖說年初的空中絞殺戰,讓二十三師團元氣幾乎盡喪。但是在上半年關東軍不計代價的補充之下,二十三師團已經恢復了九成的戰鬥力。坦克的補充,雖然還沒有恢復到年初的態勢,但是其餘的重灌備數量卻是已經補充完畢。
而且作為所謂滿蒙國境地帶的林西日軍工事群,密度和齊備程度也要遠遠的高於縱深的通遼。雖然沒有東滿地區的那種大型要塞群,其所謂的國境築壘地域各種工事,卻是相當的齊全。而且林西至巴林右旗、赤峰一線,為大興安嶺南麓,地形也要比位於西遼河衝擊平原和科爾沁沙地的通遼相對複雜的多。
但是郭邴勳卻沒有想到,在裝備和火力相同,兵力配比甚至還高於林西戰場的通遼戰場上,陳翰章的進展速度卻遠遠的慢於條件遠不如他的林西戰場。這多少有些讓郭邴勳感覺到相當的而意外。
陳翰章過強的自尊心,在郭邴勳看來甚至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