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
即便是一線步兵部隊,也有著日軍之前挖掘的戰壕可以利用。而且雖說日軍反擊的速度快了一些,時間上也匆忙了一些。但是部隊也利用戰鬥之間的短暫空閒時間,搶挖了一些防炮洞可以有效的避免日軍炮火的殺傷。正是有了這些才是海敬清在沒有炮火支援之下,也敢這麼做的底氣。
不過作為一名與日軍打過無數交道的老兵,對日軍德性很瞭解的海敬清。為了防止日軍在狗急跳牆的時候,來一個無差別炮擊。更是要求部隊如果日軍衝進五十米之內,寧願向後撤退,也絕對不許與日軍打白刃戰。
事實上戰鬥的程序,也正像海敬清所預料的那樣。步兵火力上的差距,使得日軍從發起攻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之內。別說收復孔家窩堡,甚至連對手陣地五十米的距離都沒有突進過。
在二百米之內本應該直瞄摧毀敵軍的各種武器,反倒是被敵軍的武器不是壓制住就是被摧毀,根本無法發揮在日軍步兵戰術之中本應該發揮的作用的情況之下。只能硬著頭皮向上衝鋒的日軍,迎接他們的是密集的槍林彈雨。
按照日軍步兵攻擊戰術,在二百米的展開,到一百米全速衝鋒線這段距離之內,本應該邊運動便以精確射擊的方式,盡最大能力殺傷守軍的日軍士兵。但這一百米,。對於鬼武五一的部下來說,卻是成了生死線。
只要稍微停頓下來準備射擊,被對面守軍密集的彈雨打成了漏勺。即便是能開上一槍,對面卻直接還給你十槍。射擊精度雖說比不上日軍那麼變態,但是這火力密集度,卻是日軍難以承受的。這簡直是相當於拿著一支栓動步槍,去面對一挺輕機槍嗎。
就算敵軍反擊的第一槍沒有打準,快速的打過來第二槍、第三槍,甚至是一分鐘之內打出的十槍讓你根本就躲避不及,或是乾脆就無法躲避。就算日軍士兵戰術再精湛,戰術運動速度再快,可你能快過子彈?而且瞄準你的,不見得是一支步槍。
在抗聯的槍林彈雨之下,鬼武五一是上去一個完整的步兵中隊,反覆衝擊幾次下來便被對手密集的步兵火力,以及遠近結合的火力配置打了一個半殘。再換上另外一箇中隊,在反覆衝擊結果還是一樣。
無論是正面還是側面的突擊,結果都是一樣的。鬼武五一的嚴格按照日軍步兵戰術要求發起的攻擊,非但沒有壓垮對手的抵抗。不算那些被他派去打頭陣的武裝僑民,僅僅正規日軍在一個半小時之內被打殘了兩個半中隊。
三個小時的攻堅戰下來,他三分之一的兵力中相當一部分,成了距離守軍陣地二百米處的那一堆堆殘缺不全的屍體。至於在守軍密集的步兵火力之下無法撤回來,就在敵軍陣地之前大聲呻吟的傷員數量更多。
日軍反擊兵力在此戰之中運用的,可以說日軍典型的步兵攻擊戰術,對付眼前的抗聯根本就起不到一點作用。反倒是自己嚴格按照戰術教材要求支援攻擊,在規定距離之內展開的步兵火力支援武器,開火一件被打掉一件。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展開,在向前面運動的途中就被擊毀。
而即便拼了老命的運動到位,但是在對手大口徑機槍和直瞄火力的威逼之下,參戰的步兵壓制火力支援攻擊部隊距離,要麼被擊毀,要麼從最初的二百米展開線,一直被趕到了上千米開外。按照這種態勢進行下去,他倖存下來的步兵支援火力,即便是能勉強開火但是也幾乎和廢物一樣。
對於有效射程最高可以達到兩千米的日軍重機槍來說,上千米的射程並不在話下。無論是輕機槍還是重機槍,達到這個射程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火力精度,卻就是和要求的完全兩回事了。
你不能指望機槍手,在上千米的距離之外,還能準確的命中敵軍目標。而且上千米的距離,子彈打到守軍的陣地上,恐怕這威力也降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至於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