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式野炮,至少有一半留在了後方,帶到前面參戰的只不過三十多門。
即便是為數不多的這款火炮,也全部集中在正面使用。所有的迂迴部隊,都沒有配備。前一階段戰後,炮兵部隊打報告要求撤裝這兩種火炮的要求相當強烈。甚至有的指揮員表態,繼續使用這兩款火炮是對戰士的不負責。
眼下抗聯的中口徑型火炮,原來還是日式與雜牌火炮為主。部隊對於蘇制火炮,尤其是蘇制野炮並不歡迎。而這兩種蘇制火炮,與抗聯以往使用的雜式火炮和原有的蘇制野炮相比,不僅效能優良,而且在結構上也有極大的不同。
最關鍵的是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無論是平射野戰工事還是反坦克,在加上火力壓制的效能遠不是抗聯手中現有的樣樣通,樣樣松的那七十多門笨重的蘇制F二十二野炮可以相比的。
楊震對於這款效能優秀的加農炮,能不能取代部隊中的雜牌野炮期待相當的大。他不親自跑一趟,實在有些不太放心。前車之鑑在那裡擺著那,他可不希望F二十二式野炮的事情,在自己部隊之中重新上演。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兩款蘇制火炮遠比原來抗聯接收的那些蘇制火炮受歡迎。尤其是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是相當的受到歡迎。部隊換裝的熱情相當的高,根本就用不到楊震操心。
接收這種蘇制加農炮的部隊,對這款重量只比日軍重量最輕的三八式野炮略重,低於日軍最新式的九五式野炮。但射程卻與日軍效能最好的九零式野炮相當,而且後坐力是抗聯所有火炮之中最小的,炮彈初速也是最快的,彈道效能相當優良的蘇制加農炮相當的喜愛。
這款火炮依靠高初速,每分鐘最大二十五發的高射速,以及最大一萬三千多米的射程和高精度,甚至可以輕鬆的壓制日軍效能最好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除了日軍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之外,日軍一線野戰師團裝備的火炮就沒有一種可以超過這種火炮的。
原本在接收的時候,還按照原來的經驗,對這兩款蘇制火炮很有牴觸的部隊,在接手不長時間之後,便對這款火炮愛不釋手。接收的部隊乾的是熱火朝天,戰鬥力形成的速度很快。
到楊震抵達炮兵訓練基地的時候,參與接收的炮兵人員,基本上已經掌握了這種火炮的使用技術。並以臨時編組的兩個炮兵營,完成了快速部署、撤收,單炮精度射擊,炮群攔截與壓制射擊。整個訓練進度,已經進入到反坦克火力集**擊,以及單炮反坦克射擊的訓練。
親自帶著炮兵換裝教導隊訓練的炮兵副司令邱金堂,帶著炮兵司令部的幾個作戰參謀,在訓練之中根據這種火炮的效能,親自摸索這種火炮的戰術使用。楊震趕到這裡的時候,邱金堂已經大致拿出了一個新的戰術訓練大綱。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是底子已經打出來了。
其實這款火炮的普通戰術壓制與火力攔截,普通的反工事直瞄訓練,與日式野炮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只需要根據這款火炮的效能,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便可。差別最大的是作為中口徑反坦克炮,進行反坦克訓練。尤其是反坦克叢集訓練,以及機動設伏訓練,必須得從頭開始。
抗聯雖說原來也裝備過三七博福斯戰防炮,少數蘇制四五戰防炮,在加上這次英國人送來的兩磅反坦克炮。但是這些雜牌小口徑戰防炮的效能,與這款即可以進行火力壓制,也可以進行反坦克作戰的火炮差距太大。無論是口徑還是威力,甚至是射速都無法相比。
這款火炮在一千五百米的距離,就可以輕鬆的擊毀日軍最新式的九七式坦克。只不過觀瞄裝置的落後,限制了這種火炮的遠**度。但是在八百米的距離,擊毀日軍任何坦克都沒有問題。邱金堂對戰術運用方面改進,重點就是反坦克戰術上。
這邊換裝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