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蘇俄獻媚。
重慶方面眼下掌握著主要輿論,一旦被他們抓住機會大肆抨擊,那麼對於延安來說,將會帶來沉重的壓力。至於你所遭遇的困境,是不是戰爭的需要,在人家的眼裡什麼都不是。人家只知道,自己是中國目前唯一的代表。
無論是針對李延平自己,還是他目前所擔負的工作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楊震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自己抽時間去接待這二位一下。和他們好好的談談,如果實在不行再想其他的辦法去解決。
想到這裡,楊震轉過頭對李延平道:“老李,這件事我來處理吧。等你回去之後,派人將他們秘密送到我這裡來。把他們夫妻,哦,對還有那個跟著起鬨的叫什麼來著,一起送到前指來,我抽空和他們談談。”
“至於老郭的想法雖說不錯,但是投鼠忌器啊。將這些人拉到戰場上去進行一把震撼教育,的確對我們今後某些工作可以起到一定的協助。但是讓這些書生去戰場,哪怕是蹭破一點油皮,都是一件麻煩事情。”
“這樣,你回去告訴項主任和高禹民,讓他們組織一批來根據地的這些教授,還有從青年學生之中選派一些代表,去專門收治重傷員的幾座醫院去慰問一下重傷員。讓他們在醫院裡面接受一下教育也就是了,一線還是不適合他們去。”
楊震明顯不太想因為這個話題耽擱太多的時間,而是將話題很快的轉到了對蘇美英三國的談判之中。相對於這些教授帶來的麻煩,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自己這三位抗聯最高軍政主官去處理。至於對於這件事情的處理,楊震感覺還是自己抽時間找那兩位談談比較恰當一些。
真的讓他們去戰場接受震撼教育,那還是算了吧。這些人雖說不能當祖宗供起來,但是還是要儘可能的多呵護一些。沒有辦法,發展科技、教育,搞建設是離不開這些知識分子的。儘管這些人很多的時候,很是讓人頭疼。
尤其是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與後世早就已經失去知識分子本色,一心只為撈錢的那些所謂專家的區別是相當大的。一個個都清高的很,脾氣也都相當的倔強。尤其年紀越大、資格越來的,越自命清高。
得罪一個人,搞不好就上綱上線搞出一個不重視知識分子作用的問題來。再加上包括現在的軍區裝備研究部長熊大縝,還有剛從中央調過來的東北局那位東吳大學畢業之後,留學德國的重工業部的總工程師。
還有搞的李延平頭大如斗的這二位頂頭上司,自己北平大學的那位學長,現任東北局基建工程部的部長,只要是從關內調過來的,又擔任領導職務的。還有很多曾經都是這些專家、教授的學生。
讓學生去管自己曾經的老師,的確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情。先不說能不能管的問題,單單一個關係相處就很讓人頭疼。批評的輕了不起作用,批評的重了又違背了中國尊師重道的傳統道德觀。
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
之前中央為了支援抗聯和東北局建立自己的軍事工業體系,在楊震的求援之下,可謂是連壓箱子底的人才都拿了出來。將十八集團軍包括陝甘寧邊區在內,除了新四軍距離過遠之外,其餘各個根據地的所有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出身的幹部全部調到東北工作。
儘管不多,但在這些想辦法弄出來的專家和教授抵達東北之前,的確是解決部分燃眉之急。很多問題,都是他們解決的。比如說採購製造高射炮用鋼的適用性問題,就是那位現任重工業部長解決的。
高炮也好,無後坐力炮也好,雖說都要使用特種合金鋼來製造。但各種火炮的用鋼,不是都一樣的。其所用鋼材內稀有元素,尤其是鎳鉻合金的比例,按照所需以及射速不同,都是有很大區別的。
比如小口徑高炮用鋼,就因為射速高,而必須採取鎳鉻比例比較高的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