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是兵力,還是裝備,是自我軍打出山至今規模最大的一次。勝了,我們將在明後兩年會有一個相當大的發展。如果敗了,我們不僅自己血本無歸不說,還要牽連到關內老大哥部隊幾年都翻不過身來。”
“即便這一仗與日軍打成了平手,但只要無法達到打通與關內直線聯絡的戰略目的,我們實際上將會在今後幾年之內都是無法扭轉戰略主動權,甚至我們的未來發展,有可能被侷限在北滿一地。也就是說,這場戰役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平局,也是輸。”
“說實在的,老李我現在真的很累。我也不是鐵打的,這麼長的時間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那裡會不累。尤其是此次熱河之行,雖幾經爭取卻並未能取得我們期待的結果。回來之後連氣都沒有來得及喘一口,又與那些教授座談。”
“無論是說服我的那兩位老上級,還是與這些教授座談,都是一件勞心又勞力的事情。一方面還要與他們談話,這腦袋裡面還要琢磨日軍下一步的企圖。日軍大舉反擊的勢頭已經出現,你不去想,不去琢磨是不行的。”
“眼下對於戰局的變化,我雖然判斷出日軍有大舉反擊的趨勢,但是對於日軍主攻方向的判斷,這一次我心裡面卻是一點底都沒有。我們的戰線拉的太長了,日軍從那裡下手都不會意外。而我們的兵力,眼下已經使用到了極致。所以越是到了這個時候,我就越不能出現一點判斷上的錯覺。”
“我也想休息,但眼下確實不是時候。我也知道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沒辦法,時不我待啊。這場棋局,我們只要走輸了一步,都將會遭受滅頂之災。等到了總部之後,我會按照你要求的去休息的。因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內,我必須要保證頭腦的絕對清醒。”
看著楊震疲憊的面容,聽到他堅定的語氣,李延平還能說什麼?作為軍區代政委,野戰軍政委,他焉能不知道此次會戰的重要性?他也知道,作為軍事主官楊震在此次會戰之中身上承擔著巨大的壓力。正如楊震說的那樣,此次會戰平手亦是輸。為了今後抗聯的發展,這一仗除了勝利之外,絕對不能有其他的結果。
但正是因為如此,李延平才希望楊震能更好的調整自己的身體,以便在隨時保證自己的頭腦清醒。如果像他這麼不顧身體承受能力,沒有黑天、白天的這麼熬著,一旦他垮掉了,才是對全域性和全軍最大的威脅。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才是硬道理
只是對於楊震與挺進軍兩位老帥商議第二階段作戰事宜的事情,李延平儘管知道他並未達到自己的目的,但詳情卻是不清楚。但從楊震發來的電報上看,結果並不是很樂觀。兩位老帥的戰略意圖,明顯與楊震所期待的才差距較大。
儘管李延平在心中也認為,楊震此次的胃口的確有些過大。但是作為軍區代政委,他卻心中很清楚東北根據地面臨的困境在哪裡。人力資源,甚至是普通的人力資源困難程度,已經達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
部隊眼下急需的後備兵員,正在建設的工廠內的工人,甚至農村的勞動力,目前都匱乏到了極點。東北的精華在南滿,而現在拿下南滿還只能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目標。但是即將投產的各個工廠,卻是不等人。還有農村勞動力的匱乏,也是不等人。
北滿宜農荒地之多,恐怕眼下為全國之冠。在三江平原大片、嫩江流域,大小興安嶺東西兩麓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地等待開發。但現在實際上的農業人口與自身所需數量,有相當大的缺口。
而現在部隊徵集大批青壯年入伍,更是加劇了農業勞動人口的匱乏,甚至已經影響到了農業的生產。即便經過兩年的努力,即便有著大量的宜農荒地,但是糧食產量因為勞力的限制,始終徘徊在不高的水平線上。而就每年生產出來的有限糧食,還要被江北方面一而再的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