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了。雖說油料一樣不給加滿,中間也沒有可用的美國海軍基地,但這裡航程距離中國也近的多。更何況蘇聯人給加的油量不夠行駛回國,但是到達日本卻不成問題。
在歐洲戰事結束之後,面對著已經是日薄西山,只是在苟延殘喘的日本。蘇聯人對抗聯在蘇海軍人員的控制力度明顯下降。艦艇雖說同樣不給加滿油,但是行駛到日本本土卻不成任何的問題。至於在抵達日本之後能不能返航,抗聯壓根就沒有考慮過。
在波羅的海艦隊動手的同時,部署在蘇聯太平洋艦隊中的抗聯官兵也同時動手,將蘇聯艦長和部門長關押起來之後,駕駛蘇聯太平洋艦隊中的相當一部分艦艇,連聲招呼都沒有打的,就離開蘇聯太平洋艦隊主要基地向南全速航行。
而相對於損失巨大的波羅的海艦隊,因為蘇聯人本身就沒有在太平洋艦隊部署太多的兵力,損失要小的多。被拐走的只有五艘驅逐艦、九艘美國人援助的護衛艦、十一艘美製和英制掃雷艦,以及兩艘潛艇,外加七艘魚雷艇和一艘炮艦。
儘管比波羅的海艦隊損失要輕得多,但這些艦艇的數量卻是已經相當於原本艦艇數量就不多的太平洋艦隊的一半實力了。護衛艦以上的艦艇,更是佔了七成。而且不僅僅損失的是作戰艦艇,太平洋艦隊配備的六艘美製機械化登陸艦也全部被抗聯人員開跑了。
面對著在中國人走後,空蕩蕩的港口,蘇聯海軍上下是欲哭無淚。他們總算知道了這些該死的中國人,為什麼在自己國家戰局也處於緊張的時候,非要以學習海軍同時為蘇聯同志分擔困難的名義,向蘇聯派遣大批的學員。這他媽的那是分擔困難,簡直就是明搶。
此時原來對於中國人民和中國同志的無償支援,還感激涕零的蘇聯海軍將領口中的中國同志,早就因為憤怒而變成了該死的中國人。要知道,損失了這些艦艇之後不僅蘇聯海軍的戰鬥力下降了三分之一,而且又有不知道多少人要掉腦袋了,以平息領袖的怒火。
駕駛這些艦艇的抗聯官兵,不僅將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艇的一半都拐走了,還利用美軍尚未在日本本土登陸的機會,在返航途中在日本本土吳港和佐世保兩大海軍基地登陸。將日軍集中在這裡的殘存艦艇,只要能開走的全部開走。不能開走的,只要還有使用價值同樣拖走。
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海軍為了集中兵力保衛本土,將駐東南亞的艦艇,只要還能動的大部分部抽調回來。日本海軍在本土的艦艇數量,可遠比東南亞除了少數驅逐艦以及幾艘因為戰損無法調回來的巡洋艦之外,以輕型艦艇為主的艦艇規模要龐大的多。
雖說多次經歷過美軍以及抗聯對日本本土的大空襲,大部分在歷次海戰之中殘存的艦艇被擊沉在港口之內,但倖存下來,依舊能開動的艦艇數量依舊不少。其中航空母艦鳳翔號,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唯一還能活動,配置上艦載機就能作戰的航空母艦。
還有因為甲板損壞而無法起降飛機,但艦身完好機動能力尚存的葛城號航空母艦。這兩艘差不多基本保持著機動能力的航空母艦,對任何一支希望能建立自己海軍的軍隊來說,都是一個無價之寶。儘管這兩艘航空母艦上面,早已經沒有一架艦載機了。
除了這兩艘基本上保持著機動能力的航母之外,還有同樣基本完好的長門號戰列艦、輕巡洋艦酒匂號、訓練巡洋艦鹿島號,十餘艘基本完好或是隻進行簡單修理,就能作戰的日本海軍驅逐艦。還有大量的海防艦、炮艦、潛艇等艦艇。
雖說大部分艦艇在美軍大空襲之中,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大小不一的損傷,還需要進行部分維修之後才能投入使用。但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批艦艇還是相當有使用價值的。尤其是對於從來沒有過一艘軍艦的抗聯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