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北野高津就真的是蠢到家了。
他更可以肯定,這支部隊就是前一階段給十一師團、第八師團以及第二師團進剿部隊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將進剿總指揮送上西天的那支抗日武裝。只是他們不是都在群策山一線抵抗師團長親自指揮的師團主力的進剿嗎?怎麼還會有精力跑到佳木斯主力大鬧天宮?
想到這裡,北野高津心中絲毫沒有為陣亡在這支軍隊手中的佐佐木到一中將報仇的想法,甚至連一雪敦化那一戰恥辱的想法都沒有。他此刻心中更多的是一陣陣的後怕,後悔自己太過於捨命不捨財了。要是在第一時間就放棄死守待援的想法,全力向西突圍,自己未嘗沒有突出去的可能。
看著在對手狀似瘋虎的攻擊之下,越來越縮小的防禦圈,現在是跑也跑不掉,打又打不下去。至於援軍,大隊的電臺早在第一輪炮擊時候,就被炸上了天。失去了求援手段,的北野高津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師團長自己嗅覺靈敏之上了。
可眼前的態勢,北野高津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支撐不到師團長的回援了。群策山一線距離佳木斯說遠不遠,可說近也不近。就算師團長現在得到情報,立即往回返,但自己的部下按照現在戰局的發展,根本就堅持不到是師團長的回援。
這邊防禦圈越來越小的北野高津以及其部下被劉長順最後的總攻打的痛不欲生,逐漸已經開始有些絕望。但說實在的,那邊一直在密切關注這邊戰事的楊震,對劉長順在這場戰鬥之中到目前的表現很不滿意。
日軍這個軍營所處的地形的確除了正面之外,周邊是很狹窄,但除了在正面死打硬拼之外,並非沒有其餘的解決辦法。劉長順只從正面發起攻擊,在軍營周圍幾處交通要道上卻佈置了大量的兵力用於防止日軍逃跑。戰術未免有些過於呆板。
劉長順想法楊震不是不明白。他是擔心將主力全部投入正面攻擊,受於地形限制,會造成重大的傷亡。
而且將主要精力放在正面,很容易使得日軍從其他方向突圍。一旦日軍突圍進入居民區,以百姓作為盾牌,會給後續戰事帶來極大的被動。若是給百姓帶來過大的傷亡,會對部隊的威信帶來致命的影響。
楊震對於劉長順的不滿並非是對於他的這種想法不滿,而是對於其採用的戰術極為不滿。若是早些採用正面佯攻,側翼突擊,以大量自動火力與鬼子打巷戰。而不是像現在這般三面牽制,只在正面採取一線平推,死打硬拼,一層層的硬啃,戰果會大的多,傷亡也不會這麼大。
對於劉長順的表現,楊震知道這也不能全部都怪罪到他的身上。提拔太快,沒有經歷過長時間的考驗。就算自己在努力,這理論上的知識可以彌補。但對戰局的把握能力,卻不是隻能從課堂上學到的,還需要長時間的戰場歷練。
想到這裡,楊震搖搖頭,暗自嘆息一聲,卻沒有關注下邊的戰事發展。仗打到這個地步,可以說已經見分曉了。這個殘局劉長順若是再收拾不好,那麼這個團長他也真的沒有繼續當下去的必要了。
此時楊震的心思更是被另外一個訊息更吸引住了。就在一個小時之前,正在掃蕩城內的董平報告,不知道從哪裡冒出的幾輛日軍裝甲車與坦克利用自己的皮糙肉厚,在乘坐卡車的一個小隊日軍的拼命掩護之下,突然衝出西門向西跑了。
而第一次接觸這些東西的部隊,多少平手忙腳亂。雖然全殲了掩護的日軍小隊,並擊毀了一輛日軍九四式坦克,但沒有能阻擊住其他幾輛裝甲車。
對於這個訊息,楊震甚感震怒。這麼多人,居然還讓幾輛日軍那種薄皮裝甲車輛給跑了,這讓他更是極為不滿意。而且在後世參加過多次境外抓捕任務的他,還從董平的報告之中品味出很多不尋常的味道來。
按照日軍一貫從不見死不救的作風來說,這些雖然薄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