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得罪了兩個國家不說,還弄來了一批質量有問題的飛機,自然讓心高氣傲的陸軍部分人員不滿。雖說日軍之中的高層人物視下面的普通官兵,不過是消耗品而已。有沒有防彈裝甲與自封閉油箱,倒是無所謂。
但這種飛機保養性之差,帶來的麻煩之多,卻讓日本陸軍高層很多人有些非議。只是這些人雖然強烈要求退貨,但在新式戰鬥機投產還遙遙無期,借海軍戰鬥機又被恥笑不說。一貫小氣的海軍,居然還嚴格的限制數量的情況之下。
這批義大利造的戰鬥機與德國出售的me一零九式戰鬥機,還是第一時間被急瘋了的日本陸軍補充給了去年空戰失血嚴重的關東軍。畢竟有總比沒有強。而且這些義大利飛機雖然毛病多多,但畢竟空戰能力還是不錯的。
只是由於受到飛機運輸上的時間限制,以及飛行員轉換訓練的異常緩慢,這兩批被稱為日軍航空兵發展史上最大一筆軍購的戰鬥機,剛形成戰鬥力還沒有幾天。今天的出動,還是是這些飛機在關東軍手中真正的第一次作戰。
至於飛行轉換訓練進度緩慢的原因,倒不是日軍飛行員轉換訓練不刻苦,只是習慣了飛氣冷式發動機的日軍飛行員,對於使用液冷發動機的德制戰鬥機實在不習慣。這批德制飛機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還沒有那些同樣使用氣冷發動機的義大利戰鬥機快。
只不過這些re兩千戰鬥機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雖然很短,但這些義大利貨的發動機故障率實在有些太高了些。任憑關東軍的地勤如何的努力,出勤率卻是始終一直都上不去。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機場趴窩整修。
無奈之下,這些義大利造的戰鬥機,只能被關東軍用來作為要地防空。在要地的每個機場都配備了二十幾架或是十幾架,專門用來保住機場免受對手的空襲。這樣做可以在一旦發動機出故障的時候,可以儘快的返回基地以保住飛機。
今天要不是部署在洮南的從海軍借來的新式飛機,以及德制戰鬥機數量不足。尤其是德制戰鬥機有著先天性腿短,在空中作戰時間過短的弱點。被這種飛機發動機高故障以及漏油弄的每次飛行都心驚膽戰的指揮官,壓根就不會將這些義大利飛機派出來執行這種遠離基地的作戰任務。
不管怎麼說,這種飛機雖然毛病多多,但除了格鬥效能還是比較出色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航程要比德制戰鬥機遠一些。至少在德制飛機燃油耗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用來斷後掩護。
至於德國人白送的那一百一十架法國戰鬥機,則因為缺乏零部件,加上大多都有一些戰傷,基本上不經過徹底的翻新根本就無法使用。在日軍看來,已經沒有任何的使用價值。而直接被丟進了陸軍新京以北的一個戰略倉庫之中。反正也是白送的,沒有什麼成本。丟掉了,也不心疼。
相反,要是將這些戰鬥機重新送上天,花費要比新制造戰鬥機要高的多。一貫小氣的日本人在仔細核算了讓這批戰鬥機上天的成本後,乾脆連國內都沒有拉回去,直接丟在滿洲了事。
只不過讓所有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半年後這批飛機他們原本以為雖說機體壽命還有很長時間,但因為發動機零件匱乏,根本不會再能飛起來的飛機,落到楊震所部手中後。居然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之內,被全部修理好。
這些飛機上除了少數還能使用的之外,所有已經報廢,不能使用的法制發動機,被抗聯使用蘇制發動機替換。並在加強裝甲,以及加裝了三七航炮吊艙以及火箭發射導軌之後,改為地面攻擊機使用。
正是這批日軍認為已經沒有改進價值的法式戰鬥機,在被楊震所部改裝之後,在第二年的秋季會戰以及楊震發起的冬季攻勢之中,一次便摧毀了六十餘輛日軍坦克和數個大口徑炮兵陣地。當然,這是之後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