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妥的感覺。而且這眼皮子,也有些過於狹窄了。算計的倒是很精確,但是考慮的卻並不很全面。至少晉綏軍區部隊的現狀,他並沒有考慮進去。
單憑自己的兩個團,再加上晉綏軍區一個兩旅制的縱隊外加兩個旅,想要吃掉左間支隊的確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在山地作戰的情況之下,這個進度誰也不能保證。一旦戰事拖延下去,這個三十二師團真的西進,那麼就很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而二十一師團,正在抓緊更換適合山地作戰的裝備,增加騾馬的配置。可以肯定,這個二十一師團不會投入到其他的方面。在察南戰場日軍已經調動四十八師團參戰的情況之下,這個二十一師團只能放到山西戰場。
單憑晉綏軍區留守部隊,即便加上抽調的兩個旅,但在自身還要應對幾千日軍的情況之下,能不能拖住一個師團,這實在是很讓人擔心。而且抽調走兩個主力旅的晉綏軍區主力,秘密南下至雲中山一線隱蔽待機。但是如果日軍將二十一師團,也全部投入到晉西北戰場上呢?
而且單憑晉綏軍區一個縱隊兩個旅,再加上從主力抽調的兩個旅的兵力,也不見得能讓岡村寧次上當。反倒是分散了晉綏軍區原本就不強的兵力,將自己原本攥成拳頭的部隊,變成了一個巴掌,而且還是漏風的那種巴掌。
最關鍵的是晉綏軍區的一個旅,連同直屬隊和非戰鬥人員都加上,滿打滿算不過三千多人。留守的這兩個新編成的旅,甚至只有兩千多兵力。這還沒有考慮到新編成的部隊,之間配合作戰的能力,是不是達到了標準和要求。
按照他的思路投入的四個旅,全部加在一起不過萬把兵力。這些兵力,就算在加上抗聯的兩個滿編團。但既要應對這個左間支隊的主力,又要在必要的時候阻擊三十二師團,恐怕還有些力不從心。甚至會因為兵力分散使用,分散了自己原本就不足的力量,拖延對左間支隊的圍殲戰鬥。
甚至可以說以晉綏軍區在晉北的部隊,加上留守在根據地內的部隊,吃掉一個左間支隊主力都很困難。如果三十二師團也參與進來,哪怕就是出動一個支隊的兵力,恐怕就算晉綏軍區主力全算上也恐怕很難拿下。
楊繼財的算盤打的很好,這一點陳翰章也不否認。但陳翰章認為楊繼財漏算了一點,那就是晉綏軍區主力的兵力數量和結構。也就是說其一個旅的實力,有沒有他想象的那個數量。這一點,才是他思路之中最致命的。
晉綏軍區地處晉西北,其並不充沛的人口數量與貧瘠的資源。使得晉綏軍區部隊發展速度,與其他大區相比一直較為緩慢。再加上調回陝北以及抽調往晉察冀軍區部分兵力,其整體實力是全軍各大戰略區之中最弱的一個。
儘管其武器裝備在抗聯的全力整補之下,在挺進軍主力北上之後,已經成為關內全軍各大戰略區之冠。但受所在地區人口資源的限制,其兵員數量嚴重不足,發展後繼乏力的情況卻是相當的明顯。
如果不是前幾年,一二零師出兵冀中發展了萬餘新兵,恐怕實力發展會更差。即便加上中央不惜削弱自身防守兵力,抽調過來的增援部隊。以及中央從去年冬季撤到晉綏地區休整的冀中軍區部隊之中,抽調出三個團補充進晉綏軍區,其兵力數量就更少了。
但即便是中央為了準備此次戰役,不惜一切代價的為晉綏補充兵力。但格局的限制,使得晉綏軍區部隊實力始終不足。經過整編和擴充,全軍上下也一共只有五個縱隊十二旅零三個騎兵團。
當然全軍看起來架子是很大,但實際上各旅除了作為拳頭中的拳頭部隊使用的一縱一旅和三旅,是下轄三個步兵團完整建制之外,其餘的所有旅全部都是兩個團建制。在除去各級機關的直屬隊,文工團一類的非戰鬥人員,實際上的一線作戰部隊的人數就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