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看看你還有什麼東西讓我們的學識能夠學以致用。我就聽聽你的那些什麼涉及到國家、民族利益的東西,究竟是一些什麼玩意。”
他們兩個人在這裡鬥嘴,那邊的其他幾位先生看著沒有任何考慮,便第一個選擇留下來的這位束星北教授,只能搖頭苦笑。這位性格急躁,又我行我素慣了的束教授,落入人家的翁中還不得知。
要說這位老兄做物理方面的學問,恐怕只在清華旁聽過一年的楊震,十個都趕不上他。但若是論起計謀以及臨場應變來,這位性格耿直,書生氣十足的老兄,是十個都玩不過一個楊震。自己中了人家的激將法還不知道,在這裡反倒是洋洋得意的等著看人家的笑話。
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
不過在對這位中了人家的激將法還渾然不知,反倒是自以為是,甚至還有些洋洋得意的束星北老兄苦笑之餘。對楊震有過一些瞭解的葉企孫與吳有訓二位先生,現在卻感覺這個曾經讓他們自以為熟悉的前清華旁聽生,卻是讓他們越來越看不透。
此時身上哪裡還有半點在會面之初,對自己行大禮的那點書生氣。反倒是舉手投足之間,都顯示出那股子久經沙場軍人,特有的金戈鐵馬氣息。而且還是一個狡猾多端,論起心眼來幾乎趕上那些官場上的老油條。
經歷過這場短暫的小小風波,兩個人才真正發現眼前這個年輕的將軍,早已經非之前那個沉默寡言學生,反倒成了一名短短的時間之內,幾乎不用考慮,隨手就能給別人下了一個圈套。讓人將自己賣給了他,還在幫著他數錢的睿智將軍。
只是葉企孫與吳有訓先生在苦笑之餘,心中也多少有些感嘆。他們不清楚眼前的這個自己曾經的半個學生,這些年究竟遭遇到了什麼情況。能在身上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變的兩個人根本就不相信他們會是同一個人。只是怎麼也琢磨不透的兩個人,也只能感嘆造化弄人。
束星北教授已經表態了,那麼剩下的幾位先生就不能不有一個態度。此刻經過複雜的心理鬥爭的葉企孫與吳有訓兩位教授,在楊震同意不強留除非他點名必須留下的教授後,最終也答應了將會留在東北抗聯根據地。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所有的生命不僅僅在教學上,還希望能真正發揮自己專長和所學。而且他們的真正才學,單純的放在教學上,無疑也是一種lang費。能安安心心坐下來,研究自己的課題,對這些教授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祈望。
但這個願望,在連必要的實驗儀器都缺乏的大後方,是根本就無法實現的。此時一心祈求外援的國民政府既沒有能力,將他們的想法變成現實。更沒有那個想法,給他們提供研究條件和課題。
遷移到國內的各個大學,在漫長的遷移和輾轉之中,也丟光了幾乎所有的科研儀器。如今在北平時,曾經以科研儀器全而著稱的這幾所中國最著名的大學,現在已經淪落到連必要的授課的工具都需要教授自己動手製作。
而抗聯這裡最新式的美國進口科研儀器,以及優厚的研究條件,的確很讓他們動心。最關鍵的是,抗聯還給他們提供了科研的課題。在這裡,他們會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所學,也更能學以致用。
但周培源和吳大猷兩位教授,卻是還在猶豫。儘管他們從楊震的話語之中,明白自己留在這裡會更有發展,自己的學識會更有發揮的地方。而且這裡的醫療條件,更有利於自己夫人的健康,但他們實在是有些放心不下留在關內的學生。
相對於更放不下學生的周培源先生,那邊的吳大猷先生則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對於政治上的顧慮也是有一些的。畢竟之前的多年隔閡,甚至不瞭解,在加上某些方面的刻意宣傳,對這邊總是有一定的顧慮。
而且他對抗聯在理工大學設定政委,以及各系都設立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