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巨大的高爆炸藥。在天壇的祈年殿裡面,也堆積了大批的步兵炮和山炮彈。
日軍好像摸清了中國人的脈門,知道中國人不會對自己那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炮擊或是空襲。將這些軍火倉庫中的大部分,都儲備在天壇、北海,甚至是故宮的古建築之中。這些東西不最快的速度轉運出去,那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先不說日軍空襲的因素,就是有特務或是漢奸,向裡面丟上一枚手榴彈,搞不好半個北平城都沒有了。日軍拉攏漢奸的活動能力很強,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臨走的時候,在城內部署了大量的特務?晉察冀根據地,前幾年在這方面可沒有少吃苦。
作為非重要目標的日偽軍各個軍營,一時之間還沒有顧得上。忙的手忙腳亂的接收人員,只能通知抗聯進城部隊自己接收,自己尋找地方休整,並已經派人將具體位置所在已經送到他們手中。
而且抗聯進城的兄弟部隊,已經配發了城區的地圖。接收的負責人,以為進城的抗聯兄弟部隊,自己會去尋找駐地。結果不知道哪裡的溝通上出現了問題,到現在也還沒有傳達過去,並不是自己存心不管的。
對於老總的異常嚴厲的批評,主持接受的晉察冀分局社會部長與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即便是自己滿肚子委屈,但不敢在有任何的耽擱。馬上派人乘坐抗聯提供的吉普車,帶著抗聯的幹部,立即進駐各個兵營快速的接收。
並在短時間之內分配完畢,讓抗聯進城部隊立即進入城內的幾個兵營休息。但即便這樣,城內的現有兵營也無法容納進城的兩個師。留下一部分部隊,只能先進駐日偽留下的機關,以及利用幾個車站的候車室休息,至少保證部隊別真的凍出事來。
同時想辦法搞到了一些空汽油桶,併火速從周邊調集了一批煤炭與木材,供抗聯進城部隊取暖。而老總在這段時間那裡也沒有去,就坐在臨時作為接收指揮部的偽市政府內,一直到抗聯進城部隊休息地方全部確定,各部隊陸續開始進駐之後才離開。
不過抗聯進入北平城的部隊,也就在城內待了兩天。隨著晉察冀軍區從冀察軍區調來的,擔任衛戍部隊兩個旅,外加組建的公安總隊正式進駐北平城。抗聯進入北平城的部隊,除了高炮部隊之外,其餘的地面部隊全部撤離北平。
除了一個師調往天津戰場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南下冀中參戰。至於他們的統帥機關,則早就已經南下進駐任丘縣城。整個平津戰場除了王效明指揮的五個師,對天津形成合圍態勢之外,已經再無抗聯一兵一卒的地面部隊。任丘至保定以北,全部移交給了晉察冀軍區。
北平城近似乎完整無缺的從日軍手中收復,在日本本土因為嚴格的訊息管制,到是沒有掀起什麼太大的風浪來。撤到天津之後又轉到濟南,繼續負責華北戰場的岡村寧次,因為現在華北戰場正炙,暫時還沒有追究他的責任。
事實上大本營之中,雖說有相當部分人,要求追究岡村寧次大將放棄北平的責任。但是眼下日軍高階將領之中,一時之間還找不出接替的人選。所以儘管大本營內議論紛紛,最終還是決定至少在眼下華北戰場正熱的時候,還是讓他岡村大將暫時繼續發揮餘熱。
大本營給已經遷移到濟南的華北方面軍,在此戰之中的主要任務,就是重新打通與關東軍的聯絡,確保津浦鐵路的通暢。最重要的是確保山東、豫東的安全,並恢復冀中平原四二年的態勢。
在電報上,大本營鄭重告訴岡村寧次,這是他的最後一次機會。如果無法恢復與關東軍的地面聯絡,無法重新打通北寧與津浦兩條鐵路,那麼大本營絕對不會再給他岡村寧次第二回機會。
但是與在下面雖說暗流不斷,但是至少表面上卻還是風平浪靜的日軍相比。在抗聯收復北平之後的國內,針對北平之戰掀起了巨大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