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眼下已經將主要精力放在儲存實力上面,幾乎極少參與對日作戰,但也至少也能牽制住第一軍部分的兵力。
第二戰區那位小算盤大的精明之極的戰區司令長官,雖說眼下對日作戰已經主要將精力放在最基本的防禦上。而且他在抗戰初期損失不輕的部隊,尤其是重武器損失慘重的部隊,此時已經對日軍形不成太大的威脅。
但是畢竟對於日軍來說,他手下的十幾萬裝備也不是太差,雖說眼下不如中央軍,但也沒有差的太多。主要是重武器缺口較大的晉綏軍,放在那裡就是一個不小的威脅。那是十幾萬受過軍事訓練,而且手中的裝備也堪稱勉強夠用的軍隊,不是十幾萬頭豬。
雖說那位實力大損,在怎麼苦心經營也恢復不了戰前實力的老兄自從退居晉西之後,主動出擊的次數一個巴掌就可以數的過來。日軍不來打他,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那裡還敢主動去招惹日軍。
但是畢竟那是十萬多人,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日軍還是要抽調兵力對其進行防範的。日軍第一軍既要分兵監視第二戰區,同時又要派遣部分兵力佈防在晉南的黃河北岸,防止與其隔河對峙的一戰區部隊反攻中條山區。
再加上此時已經有三個主力團完成換裝,另外的部隊也用換裝下來的武器,完成了充實。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利用接收的火炮,組建了一個炮兵團外加一個炮兵營的太嶽軍區部。以及太行軍區留守部隊的配合,第一軍能抽出北上增援蒙疆駐屯軍的兵力有限。
最關鍵的是目前在日軍大本營眼中,地瘠民貧的察北地區會不會成為日軍拼命爭奪的地區,還是一個未知數。日軍蒙疆軍的駐地主要集中在察南地區,察北一直為其防禦的薄弱地區。
察北地區因為靠近外蒙古,而且受制於其沙漠和草原的地形,有利於機械化程度較高的蘇軍發揮火力和機動性。以及日軍自身汽車數量的不足,在遠距離鐵路線與大城市的情況之下,對大兵團補給相對困難。
所以相對於察南地區,察北的日偽軍兵力薄弱多。將突破口選擇這裡,可以以最短的時間之內,取得最大的戰果。同時以一部迅速南下,搶在日偽軍之前搶佔陰山山脈各個隘口,以防止察南的日偽軍向察北地區反撲。
總之就是一句話,在楊震看來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到底。與其將主要的目標放在迴旋餘地小,三面受敵的察南地區。還不如一鼓作氣,以陰山山脈以北的察北地區,為主要為主要作戰目標。同時力爭一鼓作氣拿下整個綏遠,直接打通與晉綏軍區的交通線。
以晉綏軍區以及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為整個中轉站,利用晉西北抗日根據地西靠陝甘寧邊區,東隔同蒲鐵路與晉察冀軍區相望,而與太行軍區也不過隔著正太鐵路。其雖然地理位置不如華北四大敵後抗日根據地中居中的晉察冀軍區,但也並不比晉察冀軍區相差太多。
在與中央聯絡上,與陝甘寧邊區只有一條黃河相隔的晉綏軍區還要佔據一定的優勢。唯一的不利之處,與距離山東敵後抗日根據地與南邊的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相對距離較遠。但作為中轉站的作用,還是夠了。而且晉綏周邊的敵情,也要比晉察冀好一些。
楊震之所以不選擇察南,除了那裡地形狹窄、迴旋餘地小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從熱河直接向察南發起進攻,無論情願不情願,都要面對張家口與大同兩個城防堅固,守軍眾多的城市。
張家口雖說只有一個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日軍的兵力比不上大同。但張家口不僅是日軍蒙疆駐屯軍司令部所在地,而且距離保定、承德、北平的直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