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少將也顧不得這條山區公路還有多少的地雷,沒有攜帶工兵的他,只能是硬著頭皮走下去。
可就算行軍佇列拉的已經是很開,但一路上卻仍舊不時有士兵踩中那些該死的,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地雷。當被地雷炸死、炸傷計程車兵已經達到了一箇中隊後,西山福太郎再也忍受不住,換了模式,集中炮火採取覆蓋射擊,沿著公路一米一米的掃過去。
既然沒有攜帶工兵,那麼不想弄出太大傷亡,避免回去無法向師團長閣下交待的他,就只能改為用炮火掃雷。雖然這種方法慢了一些,也顯得lang費了些,但被炮火轟擊過的地方,卻再未發生士兵踩中地雷喪失戰鬥力的事情發生。
雖說代價有些高昂,但西山福太郎絕對還是物有所值。一個士兵被炸傷,就要至少兩個人來抬。之前在雷區損失了一箇中隊,陣亡的實際並不多,大多都是被炸斷了腿。在不敢將這些傷兵留在這漆黑一片的北滿山區的情況之下,這些無法行走的傷兵只能抬著。
半個中隊的傷兵,就需要一箇中隊的人來抬。要是按照這個負傷比例在增加下去,恐怕自己至少得抽出一個步兵大隊來抬傷兵。西山福太郎少將不知道這些鬼地雷是哪裡來的,但有一點他知道,這些地雷絕對不是日本兵工廠出產的。
這些地雷被設計的極為不人道,並非是以將踩中地雷的人炸死為目的,而是純粹的要將人炸成殘廢。雖說裝藥量遠遠比不上日軍生產的常規的地雷,設計和製造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很多地雷的外殼乾脆都是用無法防潮、防水的木頭製造的。引信,很多都只是一發六點五毫米的步槍子彈。
一般情況之下,除非特倒黴的傢伙,否則踩上這些地雷的**多隻會被炸飛一隻腳或是一條腿,通常是死不了的。儘管這些地雷中很多殺傷力都不大,但其戰果在西山福太郎以及一零四師團官兵的眼中卻是更缺德。
把人有意的炸成殘廢,卻是比炸死更難讓人接受。死了就死了,死了除了支付部分撫卹金之外,並不會給對方的國家、軍隊帶來什麼負擔。雖會對部隊計程車氣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太大。
但成了殘廢就不一樣,不僅行軍時候的部隊要分出部分人來抬,拖累行軍速度,傷員發出的痛苦至極的呻吟聲極度影響士氣不說,戰後國家還要養活這些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大大增添了這個國家的負擔。
這就是楊震說的戰爭不僅僅是戰場上決定勝負,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強弱。而是一門包含著經濟戰、心理戰都多門科學的學問。這些地雷給西山福太郎以及一零四師團所有官兵帶來極大心裡傷害的地雷,正是楊震仿製的在後世大名鼎鼎美式m四九式反步兵地雷。
這些日軍還算幸運的,由於楊震命令兵工廠抓緊時間將在他看來效費比最高的六六式反步兵定向雷搞出來。而還沒有抽出時間生產他山寨的,工序相對複雜一些的七二式反步兵跳雷。
而且也是有意的在日軍中製造恐慌,畢竟炸成殘廢,對這些日軍來說比殺死他們更痛苦。所以才集中精力搞這種反步兵地雷與定向雷,而有意識的將跳雷的生產押後,要不這些中獎的日軍會更痛苦。
也正是為了避免這些地雷在繼續削弱本就已經不高的軍心、士氣,所以西山福太郎才決定採取相對昂貴一些的炮火掃雷方式。與其他日軍將領不同的是,在西山福太郎看來,士兵的生命,尤其是經過戰火考驗的久經訓練的老兵,要比比那些可以重新制造的炮彈值錢的多。
由於時間過於匆忙,再加上是在夜間,王效明在佈雷的時候,沒有玩多少花樣,將主要的地雷都埋設在了公路上。西山福太郎這一手,讓王效明始料不及,埋設在公路上剩餘的,還沒有被命好的日軍踩中的地雷大多被日軍炮火引爆。
見到剩餘的雷區,被日軍集中炮火一段段的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