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徽州上這來做什麼?可有兵符令箭和聖旨詔書?”
楊仇哪有這些?什麼也拿不出來。小姐是私自出兵,自己這個先鋒連大印都沒有。只好說道:“我們這是自願行為,哪來的這些東西,難道還會騙你嗎?”
餘非一陣冷笑:“自願?大宋不逃跑的將官都不多了,還有主動出擊的。鼠輩還想欺騙本官,還說你不是韃子,看看你身後的是什麼?”
楊仇回頭一看吃了一驚。原來身後遠處旌旗招展,大隊的蒙古大軍。張耐好快的速度,小姐還沒到,怎麼也不能失掉鷹潭。再說了本人什麼時候怕過這些笨蛋。大喊道:“第七團列陣,讓餘大人看看什麼是徽州軍。”
第七團開始列陣,就在鷹潭城前擺下了方陣,楊仇喊道:“大出大宋旗號,讓張耐這個王八蛋看看什麼是大宋兒男。”
剛才故意收起的大旗豎起來。餘非在城上一愣,難道這夥人真的是宋軍,不可能啊?他不能確準,傳令加強戒備。餘非是貴溪縣尉,手下是集中全縣的鄉勇和民團,有一千多人。貴溪縣令單鳳是進士出身,為官不錯。當知道進賢失守就知道貴溪也躲不過去,但是他不會投降的。和餘非一商量,餘非自願帶兵守住鷹潭,讓知縣把貴溪的人疏散,防止韃子兵屠城。這已經成為慣例,哪裡抵抗,蒙古兵就屠城。別看進攻的是新附軍也是漢人,但是這些投降番邦的人也不比蒙古人好多少。單鳳組織人逃難,餘非領一千鄉兵在鷹潭拒敵。餘非知道擋不住蒙古大軍,自己只有這一千鄉勇,鷹潭城矮牆薄哪能守住。不過這是為國盡忠,守一時算一時,也不過就是戰死而已。當他看到楊仇的時候,理所當然的認為是投降蒙古的漢軍。何況楊仇想看看是不是和萬年一樣,故意收起大宋旗號。
現在看來這夥人好像真是徽州軍。不過徽州軍怎麼跑著來了,什麼也拿不出來,當然不能相信。讓士兵做好準備,待眼觀看。
趙虎被留在景德鎮,這是張耐另行委派的先鋒,前軍營統領解應,統領的五千兵馬,其中有一千騎兵,新附軍有騎兵的不多,這是金國的部隊,其實也是漢人。原來是騎兵,投降蒙古後還是騎兵,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解應認為取鷹潭易如反掌,這裡沒有重兵,只有大宋廂軍,這是根本沒有戰鬥力的部隊。鷹潭只是一個小鎮,城牆低矮根本守不住。還不就是功勞一件,攻佔鷹潭直下貴溪再取饒州。到了鷹潭看到的是在城前列陣的兩千兵馬,軍容整齊。這是禁軍?在這裡怎麼會有禁軍部隊?解應疑惑想弄明白,身為先鋒大將,什麼都不知道打勝仗也不光彩。催馬上前問道:“對面什麼軍隊,報上名來。”
楊仇雖然孤傲,但是在玫瑰軍時間長了,也養成了玫瑰軍的習慣,打仗嗎,哪來那麼多廢話,打贏了算。“勝者王侯敗者寇”玫瑰軍以勝利為標準。對中軍官說道:“傳令做好快速衝擊的準備,各營集中大將,衝擊對方弓箭兵,長槍陣突擊,對方將領一死,擂鼓出擊。”
說完話撥馬衝向瞭解應,一照面就句話:“你爺爺楊仇,你管什麼軍?殺你的都是宋軍。”話也說完了手中槍也剌了出去。
解應一愣沒聽說過楊仇這個人,無名之輩。可是他還沒等答話呢長槍剌了過來。解應一撥馬,手中槍連打帶掃想撥開楊仇的槍。楊仇的槍以快速見長,而且位置古怪,長槍一顫,碩大槍纓散開,向解應連著剌出了三槍。第一槍是咽喉,後兩槍是雙肩,對解應來說,就是同時有三槍剌來一樣。嘴裡說道:“好槍法。”手中槍也掄用個圓,破開楊仇的三槍。
楊仇嘿嘿一笑,手中槍緊在解應的槍花中間剌了進去。解應感到槍一沉被壓出了外門,這時兩馬正好錯蹬的時候,楊仇的槍突然橫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