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笑畢,速召曹真入帳。曹真面色肅然,雙手拱著文書,拜道。
“末將幸不辱命,孫仲謀已應諾和戰,文書在此!!”
曹操一聽,大笑連連,先是扶起曹真,然後再接過文書,急急拆開而看。燈光璀璨,曹操在燈下觀看。曹操看畢,喜色更濃,與曹真謂道。
“子丹覺得孫仲謀此番,誠否不誠?”
曹真一聽,眉頭皺起,沉吟一陣後,向曹操答道。
“末將認為,和戰之事,事關重大。末將雖陳說利害,但孫仲謀卻非膽怯無謀之人,如此爽快應諾,雖見其誠,但恐怕其中有所詐也。”
曹操一聽,眼光晶亮,帶著幾分急色速速向曹真問道。
“你可有依照朕之所教,與孫仲謀還有其麾下文武道說!?”
曹真尤為鄭重地頷了頷首,然後將當時對答,一一說之。曹操聽得甚喜,又是縱聲大笑不絕。曹真見狀,滿臉惶惑,向曹操問道。
“孫仲謀雖是應諾講和之事,但其意不明。陛下何喜之有?”
曹操笑而不答,好似運籌帷幄之中,遂急教曹真傳命,教賈詡當夜拔寨而行,與大軍會合一處。曹真領命,帶著滿臉惑色離去。時值夜裡三更,賈詡軍忽然拔寨,望南面大寨進發。到了次日,孫權得知此事,自以為曹操中計,笑聲連連,大笑不絕。
吳縣之戰,已到了分出勝負的關鍵時刻。曹操與孫權雖是講和,但暗地裡卻皆暗行謀略,後事若何,卻先不說。
且看於長樂戰事。話說夏侯淵中了諸葛孔明之計,不幸折命。姜維率領殘兵敗將把守長樂城,與朱治的二萬餘交州兵馬相抗。在連日大雨之下,兩軍皆按兵不動。待大雨停後,四處河畔水位高漲,土地難行。姜維急傳令三軍,盡率城內兵眾,望朱治大寨洶湧殺去。朱治聽聞斥候來報,臉色一喜,與諸葛恪謂道。
“這姜伯約急欲復仇,雙眼已被仇恨矇蔽。時今連日大雨不休,山路難行。姜伯約強而進軍,豈有不敗之理!?我等且據寨守之,不足為患也!!”
諸葛恪聽了,似亦有此意,眼中陰陰發光,帶著幾分恨意說道。
“那姜伯約竟敢不知好歹,強行來攻,乃自取滅亡也。我軍若能將其敗之,便能速望吳郡救援。如今國難當前,大丈夫建功立業,當在今朝!!”
朱治聽了,大笑不已,速傳令教諸軍準備。哪知姜維引軍卻是隻圍在山下,然後於四面各設紮營,之後便毫無動靜。朱治聽斥候探得,心中疑惑。諸葛恪卻是冷笑而道。
“此乃姜伯約反客為主之計也。他圍住山下,教我軍難以下山,假以時日,我軍軍心定亂,再者舉軍攻之!!”
朱治聞言,頓時面色一變,扶著下顎白鬚,嘆聲而道。
“看來這姜伯約果非等閒之輩,老夫卻是太過輕視此子。此下,姜伯約已在山下紮營。我軍已失先機,依元遜之見,該當若何!?”
諸葛恪眯起雙眸,腦念電轉,迅速便思出一計,與朱治謂道。
“將軍不必多慮。連日大雨,山下四下積水,難以屯據。姜伯約此舉,實乃無謀也。將軍且教軍中將士各做準備,待三日之後,姜伯約麾下兵馬定然堅持不住。我等卻在山上以逸待勞,蓄勢待發,如此一來,姜伯約必可擒也!!”
朱治聽計,心頭大喜,扶須頷首,連連稱好。於是,朱治便依諸葛恪之計,各撥將令。三日之後,朱治再派斥候去探,果然如諸葛恪所言,山下魏兵四處苦聲一片,兵士叫苦不已,隊伍不整,防備鬆懈。朱治見正是時機,立馬喝令三軍整備,待晌午時分,立即殺落山下。
與此同時,在山下的魏軍營內,姜維面色冷酷嚴肅,看著山上鳥禽成片飛走,目光一盛,暗暗喃喃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