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修整好了,一切都將按著計劃進行著,李陽和瓦爾特他們在山上建設新營地。安娜和周松帶著隊伍已經山下,他們來到了小河上游的一塊空地。
周松用鏟子鋤去地面的雜草後,又向下挖了幾鏟,最後地面露出了細膩的黃泥。周松告訴安娜及大家:“這就是黏土,我們用這個就可以燒製出陶罐。”
安娜驚訝的說道:“這個黃色的泥巴,真能燒出陶瓷嗎?簡直不可思議啊!”
他們看著眼前黃色的黏土,表示之前都沒有見過,身為華人的陳家豪和陳雅慧兄妹倆只見過陶罐,也沒有見過製作陶器的黏土。
但是,安娜對周松充滿了信心。李陽曾告訴他們,中國有句名言叫做“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周松曾經是物理化學的老師,知識過硬。只要周松有把握,安娜相信他一定能製作出陶罐。
在周松的指導下,大家齊心協力地開始挖掘黃泥,製作陶器坯子。他們的雙手沾滿泥土,卻沒有一個人因此而退縮。每個人都專注地投入到製作過程中,彷彿在創造一件藝術品。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製作出了三口直徑有五十公分的大缸,三口直徑有四十公分大的鍋,六個罐子,還有三十多個陶碗。這些陶器坯子擺滿了整個空地,展示著他們的勞動成果。
製作好的陶器坯子需要放置在蔭涼處自然晾乾,然後才能進行燒製。周松讓大家找來了一些樹葉和茅草,將陶器坯子小心翼翼地擺放好,確保它們能夠充分晾乾。
中午,大家吃完烤木薯,休息了一會兒,就出發去找一塊適合製作窯洞的坡地。他們在附近的山林裡仔細搜尋,終於找到了一塊理想的地方。
周松根據之前在書上看到的知識,決定在這個斜坡處挖一個土窯出來。他抬頭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眼前的斜坡,然後把目光轉向了安娜他們。他知道,他們的條件有限,但是他相信,只要他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周松決定製作最原始的那種橫穴式窯。他耐心地向安娜他們介紹了土窯的結構,這種土窯都由火膛和窯室兩部分組成。
他用手指著地上,比劃著說:“燒窯時,火焰經過火膛進入窯室底部後升至窯室,將土坯加熱後自窯頂排出,火膛的長度決定燒製的溫度,火膛越長燃燒的就越充分,燒製的就越好。”
安娜他們專注地聽著周松的講解,他們知道這是成功的關鍵。他們看著周松的眼睛,看到了他的堅定和信心。於是,他們點了點頭,開始動手圈出地方,準備挖窯。
在七人共同的努力之下,他們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終於將土窯建好。這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也是他們未來的希望。他們站在土窯前,看著它,心中充滿了感慨和自豪。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他們的身上,映襯出他們疲憊但滿足的笑容。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們。但是,他們也知道,只要他們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日落黃昏,精疲力盡的他們回到了希山營地。而另一邊,李陽和他的夥伴們也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了希山。宋雪和崔允莉已經烤好了美味的木薯,香氣四溢。
大家圍坐在火堆旁,吃著烤木薯,心思卻早已飛到了即將燒製出來的陶器上。他們渴望著能儘快擁有陶器,這樣就可以嘗試更多的烹飪方式。對於現代人來說,天天吃燒烤實在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
周松向李陽彙報了他們的進展情況。他們已經成功地製作出了陶器土坯,並且完成了燒製土窯的建造。現在,只需要等待土坯自然陰乾,就可以進入窯中進行燒製了。
他們計劃明天去砍伐燒製窯所需的木柴。李陽決定明天與他們一同下山,順便幫助他們砍柴,同時也想親自看看燒製陶器的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