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中,按兵不動。
北地第一帝國大軍的戰鬥力遠非德羅帝國的軍隊可比。指揮阿斯洛菲克帝國前鋒軍團的佐利克將軍多年擔任龐培的副官,在帝國將領群眾可以說是毫不顯眼。然而甫到德羅帝國南線,前鋒軍團就遭遇到羅歇里奧元帥所率領的巴伐利亞北部軍團。在羅歇里奧的近衛軍團、人面蜘蛛騎士團和月下蒼狼軍團的三面夾擊下,佐利克的指揮滴水不漏,接連擊退對手的進攻,最終迫使羅歇里奧元帥撤離戰場。
這場戰鬥竟然被德羅帝國上下視為一場大捷。因為在以往雙方兵力相等的情況下,德羅帝國還未取得過戰役的勝利。這一場戰鬥,也從此讓德羅皇帝真正認識到阿斯洛菲克帝國的可怕。以德羅帝國的兵制,常備軍近五十萬,而戰時緊急徵召的預備兵力可達兩百萬之眾。雖然在對巴伐利亞公國的會戰中屢屢失利,可是巴伐利亞公國始終不敢與德羅帝國主力大軍決戰。因此德羅帝國仍自視頗高,感覺國力與阿斯洛菲克帝國相差無幾,若不是正與巴伐利亞公國以及光明教會開戰,實在無力兩線作戰,德羅皇帝是決不會對阿斯洛菲克帝國如此遷就,甚至於連神聖教會的教皇都敢幹涉德羅帝光的稅收!
此戰之後,德羅帝室終於明白,已經進駐在帝國腹地的三十萬大軍完全有能力覆滅整個德羅帝國。而且遍尋國內將領,德羅帝國也難找出能夠與亞歷山大和龐培相匹敵的名將。
人總是有兩面性的。
暴躁而傲慢的德羅皇帝在如狼似虎的阿斯洛菲克帝國面前,竟然一改往日霸道作風,馴順的像一頭柔弱的羔羊。他雖然對羅格野蠻幹涉德羅稅收、強壓帝國放棄向神聖教會教徒徵收戰爭稅感到極為不滿,但仍然不得不照頒詔令。他能夠做的,最多也就是派人向阿斯羅洛菲克帝國當前在德羅境內最高指揮官亞歷山大抱怨一下羅格的所作所為,想請他代向費爾巴哈大帝申訴一下。
看完了使者轉呈的書信後,亞歷山大直接將這封德洛皇帝的親筆信扔了回去,然後冷冷的說道:“大帝早有詔令,神聖教會已經成為帝國的國教。羅格大人作為偉大女神在凡間的代理人,地位超然。在帝國中僅次於大帝而已,所以這件事如何處理,請陛下自己抉擇吧!”
說罷,亞歷山大直接將這使者轟了出去。
在得到亞歷山大的回覆之後,德羅皇帝對羅格在阿斯洛菲克帝國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從此再也不對神聖教會的擴張說三道四。畢竟三十萬帝國大軍就駐紮在距離奧希妮亞二日路程的地方,亞歷山大一翻臉,隨時都有可能把德羅帝國給滅了。德羅皇帝此時不由得深深後悔不該引狼入室。結果弄到今天這尷尬的局面。而且每每思及本應從神聖教會教徒身上收來的戰爭稅,老皇帝又覺得十分的肉痛。
在北部軍團與阿斯洛菲克前鋒軍團一戰之後,巴伐利亞公國的用兵明顯謹慎起來。公國南北兩大軍團徐徐後退,讓出了德羅帝國南部的大片土地。因顧忌著始終按兵不動的光明教會神聖騎士團,亞歷山大也讓初戰告捷的前鋒軍團收縮,以穩固現有的戰線。
雙方主力在互有顧忌的情況下,在德羅帝國南部區域留出了一大片空白地帶。這一片地區逐漸成為雙方騎兵穿插突擊的主戰場。
大戰兩方並非謹慎得過了頭,而是形勢有所變化。
自阿斯洛菲克帝國與德羅帝國締結神聖協約。正式出兵參戰的訊息傳出後,德羅帝國周邊數國以及與巴伐利亞公國距離較近的一些公國紛紛表示要加入神聖協約。向巴伐利亞公國作戰。對這些國家來說,阿斯洛菲克帝國雖然可怕,可是畢竟有德羅帝國擋在他南下的必經之路上。相比較而言,還是窮兵黷武的巴伐利亞公國更加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威脅。
對於這些助力。兩大帝國當然照單全收。只不過統合這些國家的軍隊耗時甚久,而且目前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