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活蝦養在清水中浸泡幾日,吐盡泥沙後,將蝦放入琉璃盞內,加入上等的黃酒,盞茶功夫待蝦全部醉倒後,倒出黃酒換高粱酒,明火點燃,等到蝦身盡數變紅時,淋入高湯,帶蝦吸味後,完成。
咋樣,這烹飪手法比現在差哪了,不就是不用炒嘛,你當老祖宗們就沒辦法了?
林塵嘗過了,沒有現在的什麼紅燒啊白灼啊還是蒜香的特點,就突出一個鮮字,還不是現在的什麼亂七八糟的耗油雞精的那種鮮,那是蝦原本就該有的鮮香,被原汁原味的激發釋放出來了,你猜好吃不?
你以為這就完了,再看看驢蒸,水煉犢(燉牛犢肉),五生盤,纏花雲夢肉等等,哪個都是上等菜品。
當然其中五生盤,林塵是敬謝不敏的,唐朝人喜歡吃膾,比如魚膾,所謂的五生盤就是熊、鹿、豬、牛、羊五種精細的生肉,這玩意林塵可來不了。
其他的糕點也很精細,包括主食,如紅羅飣,一種膋血混著油脂纏裹其他原料製成的五色小餅,再如切斷呈花狀的鬆軟蒸糕,還有如同煎餅果子一般的天花饆饠等等,無不展示著御廚們的高超技藝。
自來到大唐後,林塵是第一次吃大唐食物這麼過癮的,酒是宮廷御酒,品類也比較多,基本分為果酒,黃酒,米酒三大類,這裡面有一種酒乃是後世林塵聽過的。
那便是產自巴蜀的劍南燒春了,看到這酒,林塵倒是想起了,後世劍南春可不就是以唐朝宮廷酒為廣告的麼。
他都還能記住廣告詞,「唐朝宮廷酒,盛世劍南春」,此時見到,竟有說不出的親切感,忍不住就多喝了幾杯。
至於林塵等人所弄出來的一品香,或許進入這宮廷中也是夠格了,可畢竟時間還短,貢酒的採購可是件很麻煩的事,不是說你的東西好,立馬就能安排得上。
事實上無論御膳也好,御酒也罷,首先你必須就得遵循一條,口味不能變,這要是哪個主子脾氣不好,同樣的兩份蓮子羹,卻吃出了不同的味道,你猜他會不會以為你是故意糊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