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城西約十里處,有一名山名曰萬山,又稱漢皋山,漢皋者,水邊高地也,萬山正是緊鄰漢水的一座小山,同時此地還是鄧州與襄州的分界。
襄州刺史於哲乃洛陽於氏一族,此時正在這萬山的官道處張望,左右分別是刺史府長史司馬和主薄。
“怎地還沒到?確定了是這個時間到麼?”
“使君莫急,根據探馬來報,應當也快了!”長史杜宏回道。
杜宏出自鞏縣杜氏,正是杜甫的家族。
兩人說話間,官道遠處已經有一車馬隊伍顯現,可不就是南下的林塵一行麼?
要說於哲身為刺史,大可不必迎接林塵,還是出迎十里這麼隆重。
單按照官場的慣例來說確實這樣,可於哲除了是襄州刺史外,他還是洛陽於氏嫡系,而洛陽於氏正是鴻鵠社黃金會員!
於氏自從成為鴻鵠社黃金會員後,短短半年間,原本拮据清貴的家族,頓時變得闊綽起來,享受了金錢帶來的便利和好處,自然再難回到從前。
林塵身為鴻鵠社創始人,又是國公之尊,於氏稍微巴結一些,一點毛病也沒有!
“瓊國公遠來幸苦,某在城內已備好宴席,就等瓊國公賞光呢!”
“使君何必如此破費,更勞使君親迎至此,林塵慚愧!”
“呵呵,應該的,再說此地奇秀,某也好久沒來了,正好遊玩一回!”
近六月的襄州,可不是遊玩的好季節,於哲不過是託詞罷了,不過被人重視的感覺總還是不錯的。
“使君好雅興,漢皋解佩,神女弄珠,林塵早有耳聞,也是心甚往之啊!”
林塵說的是關於萬山流傳甚久的神話故事,說的是兩位神女,於萬山泛遊漢水的事。
“那國公可要在襄州多盤桓幾日,襄州美景可不在少數,定不讓國公失望!”於哲道。
“一定,一定,使君請!”
“請!”
敘話完畢,刺史於哲車駕在前,林塵一行緊隨其後,一路過了柳子關,復行一刻鐘,襄州城便已經遙遙在望。
前世今生,林塵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可關於此地的故事可聽了不少,印象最深的,自然當屬金庸筆下的郭靖鎮守襄陽城的事蹟了。
當時讀小說看電視,可想來此處看一看了,可一直都沒有機會,想不到上輩子的遺憾,這輩子竟然圓了。
襄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蓋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四山環繞,一水貫之,屬於易守難攻之地。
而交通環境又非常的好,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絕對是王興之地。
相對於其他城池,這裡的商業氛圍很活躍,南來北往的商隊,大多都:()我的大唐我的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