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就位,楊錫終於安心,命黃忠領江東戰區將士,開始清理武夷各縣,所得叛兵,全部拉去修建東冶城,同時又要求予以正常培訓。
楊錫並未在東冶呆,安排好事宜,馬上就帶陷陣營上船北上,返回江夏。
在半路,楊錫便聽到曹操領兵五萬,兵至汝南,並詔告天下,討伐楊錫之事。
楊錫將檄文讀了一遍,倒是沒有什麼反應,無非就是什麼不交稅、藏玉璽、設私刑、鑄錢幣之類的,這些曹操說得對,自己就是這麼幹的。
至於那個什麼玉璽,其實對於楊錫來說,根本就不需要,楊錫只是怕你們這些爭權奪利的傢伙把和氏璧這國寶搞丟了,暫時保管而已,將來還要出展的。
“沒想到這麼快就演變成軍團作戰了。”
楊錫有些無語,曹操兵五萬從汝南下廬江,劉表五萬從安陸下西陵、武昌,孫權兵三萬欲從東面入會稽,還沒到達指定地點,便聽說會稽已然穩定的訊息,於是只得就地休整,等待時機。
“曹操得的是袁紹烏合之眾,劉表軍已經被我打怕了,孫權乃一跳樑小醜,就這些人來騷擾,還真不懼。若不是要保持社會穩步發展,我就徵兵五十萬,先剿滅你們這些渣渣。不過這樣一來,我就跟阿米爾那傢伙一條路了,到時候光只有武力,卻沒有基礎建設,社會怎麼進入下一個階段?”
會稽,武夷山,此刻一位蓬頭垢面的,衣衫破爛的乞丐,正拄著柺杖,一步一個腳印。
此人正是當日逃下吳家鄉的賈詡。
老賈太看得起自己了,以為楊錫知道自己在此,會大力搜尋,於是偷偷藏入山中,以野果充飢。
誰知接連過了幾日,根本連半個搜尋之人也沒見,問本地鄉民時,竟然說軍隊當時就走了,根本沒派一兵一卒搜尋自己。
賈詡未免有些失落,本還以為自己是個人物,看來楊錫並未將自己看在眼中。
賈詡走了兩天,餓得不行,好不容易捉到一條魚,結果沒帶鹽巴,吃得也不是滋味。山中不明方向,在楊錫的地盤,隨時都有可能被抓,心中不禁有些悲涼。
不過如此一來,倒是讓其領略了一番武夷山極美的風景,儘管此時賈詡沒有心情。
行至一處溪水,賈詡決定坐下來歇歇腳,順便翻翻溪水裡面石頭之下,能不能翻找到一些螃蟹之類,這些東西生吃也是極其味美的。
賈詡休息了半刻,仰天長嘆一聲,心中擔憂丞相此次能否功成,按照自己此刻的情況,怕是已經敗了一半了。
忽然,一個聲音傳入腦海,卻是溪邊小道上,忽然出現一位道士,正在於自己答話:“前方嘆氣者,是否姑臧賈文和!”
賈詡一聽,只覺得頭皮發麻,猛地站起,卻發現對方只是一人,遂拱手道:“正是賈詡,請問道長道號!”
道士也行禮道:“貧道雲遊四海,道號烏角先生,乃廬江人士,姓左名慈,字元放。”
一聽說道士說自己叫左元放,賈詡更是驚奇,不想在此碰到了這個左慈,當下不敢大意無禮,又行禮道:“卻原來是左道長,賈詡這廂有禮,卻不知道長是特意來指點賈詡,還是偶爾路過。”
左慈道:“早年我雲遊四海,回廬江時,曾查探過江夏楊辰河,卻並無結果。經過這些年推衍,也絲毫不能把握其中脈絡。今日至此,卻是查探其走過之路,以期能訪得蛛絲馬跡,來見文和,卻是不忍見文和隱沒於歷史塵埃中,是以現身相勸。”
賈詡整理了一下思緒,發現自己並未理解左慈話中意思,便問道:“還請左道長指教,賈詡卻不知左道長話中之意。”
左慈道:“貧道卻不好明言,只有四個字相送,便是“順勢而為”四字。”
賈詡待再問時,左慈早不見了蹤影,賈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