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做這個皇帝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一個過渡性質的替代品,趙佶為了這個替代品和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不惜把權力也交出去一大半。
但是無論是趙桓還是趙佶都沒有想到。一個國家無論衰弱到了什麼地步,也還是有英雄挺身而出,或者說只有到了最危難的時候,英雄才會出現,他們是歷史給予這個國家最後的機會,是徹底滅亡還是浴火重生,你可以自己選擇。
李綱出現了。張叔夜出現了,李若水出現了,他們以他們自己的生命為燃料,點燃了希望的光芒,哪怕僅僅只是一瞬,也要刺破這片大地上濃重的黑暗,第一次宋金戰爭雖然以宋的慘敗和喪權辱國為結束,但是到底還是保住了宋的政權,在國防基本廢掉,官員基本逃掉的前提之下,這已經非常難得。
然而趙桓的心境發生了第一次變化,大難之後,他對趙佶和他的朝政班底產生了濃重的仇恨心理,也對那些大臣產生了極重的不信任之感,尤其是剛烈如火的李綱,雖然能力強,有氣節,但是在趙桓面前,李綱顯得太強勢,太愛攬權,以至於趙桓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
你讓皇帝沒有安全感,皇帝就要讓你沒有安全。
於是李綱被驅逐了,李綱沒有反意,也不會去做曹操,所以,他走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趙桓自我感覺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光,和父親鬥法,和朝臣鬥法,等到好不容易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宋金第二次戰爭開始了,趙桓一生中黑暗中的黑暗開始了,為此,他幾乎失去了一切,包括尊嚴和地位,他被自己人出賣,被金人廢黜,成為有史以來漢家大一統王朝裡面第一個被異族俘虜之後廢黜的皇帝,恥辱到了極點。
人們常說,否極泰來,或許這句話在另一個時空裡沒有適用,或許這句話本身也有侷限性,但是,在這個時空裡,嶽翻的出現,將大宋本來悲慘的命運硬生生的扭轉了,三萬勇士血戰十五萬金兵,救出皇室,再造宋室,活民百萬,讓大宋儲存了珍貴的元氣,保證了未來的希望。
然後,趙桓的心境發生了第二次變化,他為自己被俘虜這件事感到恥辱,感到悲哀,感到怒火萬丈,不僅僅恨著金人,更在恨著那些毫無氣節的賣國之臣。
殺大臣,殺武將,殺叛徒,殺漢奸,應天府的最初幾個月是在刀光劍影裡度過的,經歷了很多事情的趙桓發生了蛻變,越來越不忌憚於使用武力來解決事情,他也逐漸意識到,掌握一支精銳武裝,甚至親自掌握一支精銳武裝的重要性,嶽翻留給他的一千多人裡面,他擇其精銳擴編為皇家護衛隊,自己親自掌握,應天最初最困難的歲月裡,他就是這樣度過的。
等到好不容易穩定了局面,大宋進入了快速發展恢復期之後,卻又在很關鍵的時刻,迎來了宋金第三次戰爭‐‐金國皇帝不允許大宋有更多的崛起的時間,他不允許,所以,金國一定要進攻,而趙桓也註定要雪恥,他也註定不會妥協,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奮鬥,作為一個皇帝的奮鬥。
而且,他再度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他的救命恩人,整個大宋的恩人嶽翻還沒有死,他抵達了西北,和他的兄長嶽飛一起,正在策劃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要和金軍的西路軍在西北決戰,以保衛關中和蜀中,他放出豪言壯語,此次不勝,必死!
趙桓捨不得他死,真的捨不得,患難之臣最為難得,更別說是隻此一個,忠肝義膽感天動地,東京城外血戰金兵以致全軍覆沒之舉讓全天下銘記了四個大字‐‐國存我死。
這天下,唯有他一人身體力行的做到了這一點,別的大臣口口聲聲說著要為國而死,主辱臣死,但是,他們誰做到了?沒有,一個都沒有。
這樣的臣子,難道不珍貴嗎?這樣的臣子,難道不值得保護和信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