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陸現在出版的某些著作仍有意忽略左聯內外有人稱讚胡氏文章的事實,仍武斷認為胡氏是託派。如武漢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論爭史》,就有這樣的敘述。但這種敘述只是“扣帽子”,而未提出胡氏何時何地由何人介紹加入托派的證據,因而不可信。
胡秋原對自己的論敵從不記仇。據秋石一篇文章中轉述:1933年,應馮雪峰的請求,胡秋原親自作擔保,將正在遭國民黨特務追捕的*領導人之一瞿秋白掩護在自己掌控的神州國光社住了下來。1942年,另一論敵——*派往魯迅身邊的“黨代表”馮雪峰被國民黨關押在上饒集中營,董必武要胡秋原幫忙,他毫不猶豫加入了營救馮雪峰的行列。
未參加左聯從何“退出”左聯?
由於胡秋原在30年代揭“自由主義的*主義”旗幟,所以多年來受到來自兩方面的夾攻:左翼認為他是國民黨的幫兇,而右翼文人卻認為他原本是“左聯戰士”,只不過後來發生分歧而退出罷了。如美籍華人夏志清於1961年出的耶魯英文版《中國現代小說史》,便說胡秋原退出左聯後批評左聯,所以才受到左聯的“痛擊”。胡秋原讀了後覺得此事影響重大,非得澄清不可。1968年他在紐約旅途中給夏志清寫了一封很直率的信,大意是:
關於你書中的其他錯誤,我不必批評。但涉及我的兩處,有須說明者:一、我不曾加入左聯,自無從退出;二、不是我受左聯痛擊,而是左聯受到我的痛擊。
我希望邀集中美文學界人士開一茶會,由你提出你關於我所說兩點的真實憑據。如我不能提出反證反駁,我將當場說明你的書是正確而有價值的。否則你應該寫信給我,或在中外的文學雜誌上自己對這兩點加以更正。
夏志清接到信的兩天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蔣彝教授的安排下,與胡秋原會面。夏志清拿出1967年在東京出版的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之孫寫的《1918—1937:現代中國文學論爭》一書,說泰氏著作也說胡秋原參加過左聯。胡說:“泰氏之書比你晚出六年,是你的書誤導了他,而不是你沿襲他的說法。”過了一天,夏志清給胡秋原寫了一封措辭婉轉的信,大意是:“關於你有無加入左聯,你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我見不少你加入左聯的資料,一時記不起來。”又說:“你對瞿秋白的文章不曾答覆,故給人你被擊敗的印象。許多人均是這樣看的。當然你的理論是正確的,只因左聯人多,我們人少,可說‘雖敗猶榮’。”由於夏志清以贊同胡秋原當年批評左聯的觀點為自己辯護,胡秋原亦回了他一封很客氣的信,大意是: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胡秋原(3)
既然你看過不少我加入左聯的資料,你不妨舉一種出來。至於小泰戈爾的話,不足為憑,因為他的書出在你的後面。至於我有無參加左聯,你可用檢驗的方法。第一,看左聯出版的機關雜誌上有無我的文章;第二,左聯常聯名發表宣言,可看有無我的名字;第三,現在香港,還有左聯舊人,如李輝英先生正在編纂中國文學史料,可以徵信。關於第二點,我說,對於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我是答覆了的,那便是《浪費的論爭》一文。其次,論辯以後左聯有決議公開自承錯誤,而我並未自承錯誤。再其次,看魯迅的《辱罵恐嚇不是戰鬥》一文好了。他們既未能“戰鬥”,我如何敗得了?……
論戰與政治戰、軍事戰不同,只問有理無理,與人之多少無關。如承認我有理,我怎能敗?……說責任在我沒有寫文章糾正錯誤印象,亦非事實。因我寫《在唐三藏與浮士德之間》,編有《少作收殘集》。臺灣還有其他的人的文章談到過,如戴杜衡、劉心皇和陳敬之先生等。此外,曹聚仁也在香港寫過文章,承認那一次是我的勝利,左聯的失敗。
夏志清出版了海內外首部《中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