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算唐姬是他潛意識深處最想保護的女子,可也一直不敢動手。只能暗中派人守在潁川唐家附近,防止別人傷害到她。
唐姬的事情劉和暫時不敢多想,可對自己有著再造之恩的趙愛兒眼下就在薊城,這又是一個讓劉和有想法卻沒辦法的女人。
剛才劉虞與劉和的一席談話。根本就沒有提到趙愛兒半個字,可見劉虞壓根就沒有往趙愛兒那個方向去想過,所以劉和想把趙愛兒也收入後宮的念頭也是難以實現。
實際上,哪個男人的內心深處沒有姐弟戀的情結?若是放在後世。趙愛兒的年紀正是女人從青澀走向成熟的階段,也就是最有魅力的時候,更何況這個女人還沒嫁過人。簡直就是極度誘惑!
相比之下,唐姬可以滿足劉和的英雄情結,趙愛兒可以滿足劉和的本能慾念,而蔡琰則可以做劉和的賢內助,這三個女人或大或小,或青澀或成熟,真是令劉和難以割捨,糾結到蛋疼!
最關鍵的問題是,若是擱在劉和的前世,莫說是上面出現的這三位極品女子,便是普通的鄰家小妹,他想要娶回家,那也得奮鬥好多年,怎麼也要弄上一套交過了首付的房子才夠格,所以那時的他根本就沒有糾結蛋疼的機會。而現在的情況卻完全相反,劉和手下不說帶甲百萬,可他的勢力卻是在不斷壯大,如今已經摸到了坐北望南的門檻,然而他卻依然不能隨心所欲地娶老婆,這才是讓劉和最憋悶的地方。
尼瑪的,沒權沒勢沒地位的時候玩不了“白富美”,咱認了。可是,老子明明已經是天下第一貴公子了,依然搞不定喜歡的女人,這叫什麼事!
劉和便是懷著這樣一種無法向別人傾訴的憋悶心情來到了趙該府上,然後見到了亦師亦友、亦姐亦妾的趙愛兒。
似乎預感到劉和一回薊城就會來找自己,趙愛兒正巧便在府中,沒有到薊城附近的山中清修,她穿著劉和第一次登門拜訪時的那一襲白衣,點燃了令人迷醉的薰香,靜靜地等候著他的到來。
更巧的是,趙該近日居然不在府中,據說是去馬城那邊找劉惠商議什麼事情去了,因此趙府之中便顯得格外清靜。
趙愛兒綰著一頭烏黑髮亮的青絲,身穿潔白長裙,赤著玉足將劉和領進了自己的閨房。劉和見到趙愛兒時本有千言萬語,卻是被這輕靈的女子看得說不出一句話來,只是痴痴地跟在她的身後亦步亦趨地走著。
說是閨房,其實內裡的裝飾擺設十分樸素清雅,根本看不見尋常小兒女喜歡擺弄的那些飾品和掛件,倒是劉和無意之中吟誦的一首小詩,被趙愛兒謄寫在絹帛之上,掛在了室內的牆上。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首詩自然不是劉和做的,而是那位千古詩仙為貴妃玉環所做,劉和當時之所以當著趙愛兒的面念出這首詩來,卻是因為趙愛兒與後世那位傾國傾城的貴妃有著相似之處。
楊玉環在被唐明皇收入後宮之前,已經是個風情萬種的少婦,而且為了遮人耳目,李隆基先是下旨讓楊玉環出家做了女道士,道號為“太真”,然後過了一段時間才又納入宮中。趙愛兒如今的年紀正是個風情萬種的少婦,偏偏卻又駐顏有術,更加“邪惡”的是,她也是個修道之人!
某日趙愛兒為劉和調理完畢之後,有些意猶未盡的騷情少年便吟誦出了李太白的這首騷情詩,結果被趙愛兒視若珍寶,竟然悄悄地謄寫下來掛在了自己的閨房之內。類似“群玉、瑤臺、月下”這樣的字眼,也經常出現在道家的典籍和口訣之中,趙愛兒只以為這是劉和為她做的呢。
劉和來到寫有清秀字跡的豎絹之前站定,有些感慨地看著上面的詩句。
趙愛兒不發一語,從劉和身後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