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讓袁紹的人跑來撿便宜!
從關津至信都,快馬只需一天便可抵達。劉政接到鮮于輔的密報之後,立即做出決斷,讓手下人將城中所有財貨打包裝車。一日之後就帶著一千多輛大車離開了信都。
自從各方勢力聯合起來對幽州發難之後,原本生意興隆車來車往的信都自由貿易市場就關閉了,留在城中的除了幽州的生意人。剩下的就是冀州的生意人,他們有的眼見大戰在即,立即向北撤離,如今隨劉政離開的卻是薊城暗中花錢僱來幫忙的一些人。
鮮于輔在前開路,劉政緊隨其後,兩支隊伍進了渤海郡的境內。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鮮于輔讓人敲鑼打鼓的吆喝著公孫瓚已經兵敗幽州,自己率軍前來收服渤海的話語,以此擾亂渤海境內公孫氏殘餘勢力的軍心士氣。遇到那種不開眼的小魚小蝦,鮮于輔也不跟他們客氣,該砍頭的砍頭,該驅散的驅散,一路上竟是無人可以阻擋。
等到鮮于輔率軍抵達南皮城下時,劉政的隊伍也跟了上來,兩夥人索性合成一股,在南皮城西二十里處紮下營寨。
留守南皮城的,是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和拜把子二弟劉緯臺,城中有五千東拼西湊的雜兵,算不得兵強馬壯。這二人都是庸碌之輩,若非跟公孫瓚有一層裙帶關係,根本爬不到現在的位置。他們前幾天就獲悉鮮于輔率軍進入了渤海郡,卻是不敢迎擊,只是躲在城內死守不出。
鮮于輔散佈的訊息已經傳進南皮城內,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公孫範和劉緯臺如坐針氈,就盼望著幽州方面傳回大捷的訊息,這樣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城外的鮮于輔也不著急,反正有劉政這位客串的後勤官帶著一千多輛大車的貨物跟在自己身邊,糧草軍需根本不用自己操心。他帶著一隊騎兵仔細觀察了南皮周圍的地形,然後派出三千兵馬沿著絳水向北三十里,將防守空虛的北皮城奪了下來,隨後將大軍開進北皮城。
如此一來,就成了鮮于輔率軍駐守北皮城與南皮城內的公孫範和劉緯臺進行對峙。
鮮于輔的想法很實際,如果公孫瓚在幽州兵敗身死,那麼遲早會有訊息傳回南皮城,到時候不用自己出兵攻打南皮,公孫範和劉緯臺也會如喪家犬一般逃往青州與田楷匯合;如果公孫瓚率領殘軍從幽州撤回南皮,那就少不得一場血戰,這次說什麼也要把他堵在漳水以北!
可不要小覷了鮮于輔率領的這一萬兵馬!這其中有五千騎兵,還有五千大戟士,都是當初跟袁紹軍血戰到底的強悍部隊,真要不惜性命的拼殺起來,就算公孫瓚的殘軍從北而來和南皮城內的公孫範對鮮于輔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鮮于輔也不會懼怕。
只可惜,枉費了鮮于輔的這一番等待,最終傳回渤海的訊息是公孫瓚與樂何當被燒死在飛狐道內,季雍被徐晃一斧劈死,王門被張郃一槍挑死,公孫越被慕容平一箭射死,單經和關靖兩人做了俘虜,攻打幽州的五萬東路大軍和三萬南路大軍全部覆滅!
為了證明這個訊息的真實性,幽州方面已經讓士兵帶著公孫越、季雍和王門的三顆人頭一路向南傳首!
這一下,渤海震動,冀州皆驚!
南皮城內的公孫範和劉緯臺沒了主心骨,又見鮮于輔如今駐軍在北皮城內,於是急忙率兵出城向緊鄰渤海郡的青州平原郡逃竄。
本來鮮于輔是不打算追擊這兩個傢伙的,但是他們實在是自尋死路,弄得鮮于輔不動手都覺得不好意思。
為什麼呢?原來劉緯臺這幾年在南皮積攢下了一大筆的財富,這個財迷就算是要逃亡,竟然不忘將這些財富全都帶走。公孫範本來不想帶著這麼多的輜重逃亡,但是經不住劉緯臺的一番蠱惑,於是將公孫瓚留在南皮的家底全都搬運出城。
劉緯臺是這麼對公孫範說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