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夜將陰平城內值錢的家當往氶縣轉移。
距離陰平百里之外的薛縣境內,此時旌旗密佈,大軍雲集,一片忙碌緊張的氣氛。曹操東征徐州的五萬大軍已於數日之前彙集完畢,這幾日正在進行入徐作戰之前的最後準備。
中軍帳外,高聳入雲的旗杆上高懸著一面“徵東將軍曹”的大旗,顯示出此次率軍出征的主帥,正是徵東將軍曹操本人。
“啟稟將軍,前軍兩萬將士備戰完畢,即刻便可開拔!”先鋒大將曹仁高聲向坐在主位上的曹操報告。
“啟稟將軍,左軍一萬將士備戰完畢……”左路軍主將夏侯惇、右路軍主將曹真依次向曹操報告。
曹軍此次出動五萬人,對外號稱十萬大軍,其中前鋒部隊兩萬,由大將曹仁統率;左路軍一萬人,由大將夏侯惇統率;右路軍一萬人,由大將曹真統率;中軍一萬人,由曹操直接指揮。軍師戲志才前往曹仁營內臨時協助曹仁,驍將李典和呂虔給曹仁擔任副將,曹洪和夏侯尚兩員將領則守在曹操身側,軍師荀攸和劉曄留在中軍參謀。
曹操見各路大軍已經準備就緒,於是沉聲說道:“諸位,陶謙老賊害我父母兄弟性命,此仇不共戴天,就算他因為畏懼而死,本將軍也要將其挫骨揚灰,誅滅陶氏滿門,以此方能一洩心頭之恨!”
眾將領於是一起高呼:“血洗徐州,誅滅陶氏!”
軍師荀攸隨後進言:“剛剛接到細作密報,徐州現在的主事之人糜竺已經調集兵馬在郯城以西構築了三道防線,其中第一道防線由劉備三兄弟率領五千兵馬駐守陰平縣,第二道防線由‘泰山四寇’中孫觀和尹禮兩人與糜竺之弟糜芳率領一萬五千兵馬共同防守蘭陵縣,第三道防線由曹豹率領一萬兵馬防守襄賁縣。除了這三道防線,郯城內尚有一萬人馬留守,由曹豹的兄長曹宏統領。”
曹操聽完之後,大笑說道:“糜竺小兒能施出的也就這點雕蟲小技而已!他這次構築的三道防線看似兵馬眾多,與我軍旗鼓相當,實際卻是各懷心思,根本無力與吾軍正面相抗!”
戲志才建言說道:“以在下之見,劉備駐守的陰平城兵力有限,只要吾軍大舉進攻,可以一鼓而下,是以徐州的第一道防線不足慮。對吾軍可能造成阻礙的當是孫觀和糜芳駐守的第二道防線,因為劉備退走之後,必然會進入蘭陵,屆時蘭陵的守軍將有近兩萬之數,吾軍不可大意。主公不妨派人前往開陽招攬臧霸,對臧霸許以重利,就算此事不成,也可離間蘭陵守將孫觀與劉備和糜芳之間的關係。”
曹操採納戲志才的建議,命令先鋒大將曹仁立即率軍攻打陰平城,同時又派出使者前往開陽拉攏臧霸。(未完待續。。)
第三一五章 越來越壞
眼看徐州快要打成一鍋粥的時候,薊城司令署終於給駐守冀州的振威營和振武營發來一份內容相似的密令,大意就是要求兩營士兵積極協助當地官府做好抗旱救災的各項準備,在守土保境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參加各種抗旱救災行動。
貌似這道命令跟徐州那邊連半文錢的關係都沒有呀?好歹也提醒一下兩營主將密切關注曹軍盟友袁軍的動靜,或者趁著夏侯惇撤回兗州的有利時機敲打一下淳于瓊吧?
命令是司令署下達的,白紙黑字,肯定沒有問題。也就是說,這是大公子的意思。
那麼,劉和為什麼要下達這樣一道軍令呢?
因為黃河以北從去年入冬以來,便很少降雨,甚至連雪都沒有下過幾場,種種跡象顯示一場人力無法阻止的大旱會在今年發生!除了大旱,蔡邕、徐嶽等人還透過觀測天象、收集各地民情之後,得出一個更令劉和揪心的預測:這場大旱或許會持續三年以上,伴隨乾旱而來的還可能有蝗災和瘟疫……
劉和不信占卜之類的玄怪學說,但他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