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勝天。
而山西平陽府的司鹽城有個大鹽湖,雖然屬於池鹽,但產量非常高,僅次於兩淮鹽場。當地除了曬鹽,還有不少煮鹽工藝,需要大量煤炭和木材,對植被破壞相當嚴重。
鹽業公司的到來,不光要取代傳統的煮鹽工藝,還要把鹽場擴大,增加機械裝置,變相帶入了部分新政體系,等於是為在山西實施新政鋪路,一舉兩得。
在佈局上,一東一西兩個食鹽主產區分配更合理,基本能解決北方各省的食鹽需求,減少了運輸環節,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如此甚好,臣遵旨!”一聽說只在山東和山西進行鹽業改革,兩淮和浙江都不動,袁可立馬上輕鬆了不少。這兩個地區不光是最大的產鹽區,還雲集了半數以上的鹽商,又是頑固派的老巢,官紳勢力盤根錯節。
下手輕了基本沒用,下手重了就得和王昇一樣殺得血流成河。可王昇有皇帝和海軍撐腰,黃道周卻是新來乍到,肯定沒那麼大魄力。
“先別急著應承,鹽業公司不再有灶戶,原有的灶戶可讓其自行決定去留。人手不足,仿效工廠自行招募。以後山東與山西之鹽要重新定價,留出足夠的利潤分給鹽工,具體數額由總參謀部仔細計算後報上來。”
可洪濤還沒說完,光把以前的鹽場歸入鹽業公司,換個名字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必須得提高食鹽價格,再嚴厲打擊私鹽,才有可能改變整個鹽業狀態。
“……這……若是鹽業公司價高,則鹽商不會光顧,所缺份額會令私鹽更為猖獗,陛下三思!”
仿效工廠僱傭工人制鹽,袁可立並不覺得難辦。從衛所裁撤下來那麼多兵籍,再加上因為裁撤漕運失業的人口,可以說到處都是勞動力。
但人為提高山東和山西鹽場的銷售價就有點想當然了,鹽商們又不傻,你的鹽貴了人家可以不買,這樣做不光無法打擊私鹽,反倒讓出了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