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上很溫暖。
後來,他終於有了一個家——部隊。這個家,他一生都眷戀著。
1957年12月28日,老兵23體檢合格,和其他4個老鄉一起穿上了軍裝。他自己說過,當時心裡沒什麼革命理想,什麼保衛祖國、為了革命呀等大道理。只知道當兵不錯。挺神氣(他見過舅舅我舅爺爺解放石家莊時腰裡彆著那把繫著紅穗穗的王八大蓋盒子槍),真精神,還能過集體生活,多好。
新兵集合先到了縣裡看聯歡晚會,晚會上有個歌叫“真是樂死人”,老兵23都聽痴了:
想起了三年前
我報名去參軍
一到區政府
人家不批准
嫌我年紀小
還不是成年人
我好說歹說我好說歹說不頂用啊不頂用
唉
真是急死人……
直到今天,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老兵23還能隨時隨地繪聲繪色地唱出來。
轉眼到了1958年1月1日,老兵23這批新兵入伍以後不訓練,1月入伍都算3月份的兵。他們穿的不是新軍裝而是舊的軍棉衣。每人發一件老棉布質地的襯衣、一雙雙層的布襪子,都是白色的,一套舊棉衣,棉帽子也是舊的。襯衣外面直接就套上棉衣了,什麼絨衣啊毛衣啊根本都沒見過。
新兵集結,分成四個大隊,坐上大悶罐火車,往不同的方向開拔。點名的是個大尉。
“×××,你們到天津去,是裝甲兵,另外其他人都到長春裝甲兵學校……”於是,老兵23坐著大悶罐,一直到夜裡12點才到天津。這一夜,他們住在天津工人文化宮的隔壁——坦克一師招待所。勞頓一天,又累又興奮的新兵們一頭紮在床上,有個新兵說真不錯,我們住的是沙發床。以後也睡這種床就好了……
第二天,一個黑黑高高的大尉副營長來接他們去駐地。副營長和藹地高聲說:“同志們,去咱們的駐地,從民族路要走個十多公里。同志們怎麼樣?怕不怕辛苦?”
“不怕!我們走!”老兵23們異口同聲。
營長帶隊,兵們全副武裝揹著所有的行囊跟在他身後,順著海河走,一直走到部隊駐地。從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老兵23開始了完全用雙腳行軍的軍旅生涯。當然,那個盼望能夠睡上沙發床的新戰友沒能如願,等著他們的是十個人睡的大通鋪。
這一年的3月,剛剛組建的坦克一師通訊營,多了一名未來的優秀士兵——又瘦又小的老兵23。
通訊營是剛剛組建的編制,除了營長副營長等幾個尉官和十來個老兵外,全是新兵。老兵23分到營部。每天正課訓練都是與通訊電臺車有關的無線電的訓練。新兵們什麼都不懂,學習和考試無線電知識完全靠死記硬背。有個戰士,把“電子”聽成“弟子”,就那麼一直“弟子”下來……
佇列訓練,體育訓練,業務訓練……每一天,老兵23都跟著技術老兵一起邊工作邊訓練邊學習。老兵23愛學習,自己一個人常在工作間偷偷地學,有時候打著手電學到晚上12點,連中學數學都是自學的。
老兵23想得很簡單,好好學習,刻苦訓練,幹什麼都想爭第一。連營裡除“四害”,老兵23都要跑到前邊去。他說他有很強的榮譽感。比如,老兵23吃飯特別快,至今都是這種習慣,一到吃麵條的時候,常常不嚼就“哧溜”一下吞下去。這習慣是當新兵時落下的,因為吃飯快可以第一個搶到工具,搶到工具是為了多幹活,多幹活能得第一…… 。。
3 老兵23的家(3)
新兵第一年的9月份,師裡到內蒙古野營拉練,此時的老兵23已經能獨立工作,保障當時是最新裝備的無線電通訊車的正常運轉了。老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