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六千多萬人。但是這種戶籍是極不準確的,因為地方上計程車紳為了幫助佃戶躲避徭役,大量隱沒人口。大明朝的實際人口遠高於六千萬這個資料。
按照參謀部副參謀長洪承疇的估計,大明的實際人口數量在一億二千萬左右。李植相信洪承疇的統計,因為李植後世時候偶然看過一些歷史學專家的考證,包括高王凌、葛劍雄和曹樹基等明史專家都推斷出明末人口在一億以上。
河南原先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現在則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河南的中部和東部是華北平原,經過大小河流億萬年的沖刷,可以說是一馬平川。
河南的農民們在河流的兩側開發了旱田,但是在遠離水源的其他地方,大多還是沒有耕作的荒野地帶。
這個時代的河南本來只有一千多萬人,經過幾年的戰亂,如今只剩下四百多萬人。在李植穿越前的後世,河南的耕地面積達到一億二千萬畝。按照明代河南一畝地一石多的收益,一億二千萬畝田地足以養活四千萬人口。
由此可見河南未來農業開發的巨大潛力。
李植有信心讓河南變成一個新的大糧倉。
李植走到一片長滿了雜草的荒土地上,舉著鞭子說道:“你們看這塊荒地,只需要架設幾十臺龍尾車提水上來,就是一片肥沃的農田。我們在東北發展‘服務隊’的經驗可以推廣到河南來,讓民間的力量參與農業大開發。我們坐地收租就可以了。”
“這件事情讓天津的富裕百姓牽頭,可以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吸收天津民間資本,將天津的富餘資源投資到河南這片沃土上。河南的百姓就地組織‘服務隊’,就近開發新田,不需要建設新的房屋和道路,開荒的成本也會有效降低。”
比起氣候寒冷而且缺水的東三省,河南的降水更多,光照更加充足,小麥產量更高。平坦的河南中東部可以大量使用新式農業機械進行耕作。
按照李植在東北的經驗,使用天津各家工廠生產的農業機械,農民一人可以耕作上百畝土地。而傳統的手工種植一個農民大概只能照料二十畝田地。
工業設計師並不是只能發展工業的。工業的發展同樣會促進農業生產。李植的工業製造能力透過農業機械、水利機械的方式反哺了農業,讓農業的大發展變成了可能。
而輪船的發展,讓跨越萬里從海島上挖掘鳥糞這種天然複合肥變成可行,這就進一步提高了農田的產量,進一步深化工業化農耕的內涵。
工業化農耕的發展,會讓農民的收入直線上升。在東北三省的新式農莊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李興笑道:“也只有在大哥的法院監督下,民間的農業開墾才會得到法律保護。若是在士紳或者闖賊治下,辛苦開墾新田的人還沒熬到收穫時候就被豪強或者其他無賴惦記了,絕對是雞飛蛋打。所以便是空有沃野千里,卻沒有幾塊能好好耕作的田地。”
“河南的百姓以後在大哥治下,可以放心的肥田,放心地開墾新地,生活水平會直線上升。恐怕要不了幾年,就能達到現在山東的水平。”
鄭開成想了一會兒,說道:“到河南來組織服務隊開墾荒地,還當真需要法院的強力支援。中原一帶鄉間的宗族勢力十分強大,一個外人到河南農村來組織農民,只有靠法院和警察的強力威懾,才能保證服務隊內部的秩序和效率。”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為了配合河南農業大開發的主體‘服務隊’,我們的法院要細化工業化農耕方面的法律,細化服務隊僱主和受僱者之間的權力和義務,保證服務隊能夠真正帶動河南的農村。”
鄭開成看了看前面的荒地,說道:“王爺聖明!雖然沒收了百姓搶來的土地,百姓暫時會有不滿。但隨著農業大發展,相信漸漸富起來的河南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