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位於久留米地區,就在筑後川和寶滿川交匯之處之上的森野,也就是在肥前和筑後的連線線上。 地處平原,當然是平城,主體採用梯郭式結構,也就是把本丸配置在角落裡,並且只有兩邊被二至丸、三之丸等曲輪包圍。 本丸在最後面,充分利用寶滿川和筑後川的天然河流用作屏障。在最東面和陸地接壤之處,人工開挖一條一千三百米的水堀連結筑後川和寶滿川,將整個城池變成了一個江心島。 將防禦優勢放大到了極致。 總體結構分為三層,最西面靠近筑後川是本丸,依次向東是二之丸和三之丸。 本丸內不僅設有倉庫用以存放糧食、錢財,同樣的,也有一個存放兵器甲冑的倉庫。 天守採用連樓式天守,組成一個天守群。 最大的是五層望樓式天守,底下是三個用渡櫓連線的小天守,為御殿。主要用於生活起居。主天守主要作為辦公區域處理政務,大廣間自不必說。 (御殿是城主的起居室和辦公區域,用途上大致分為表、奧。表一般用於處理政務的地方,接待使者或者召來大評定一般就在御殿的廣間。奧則是城主的生活區域。) 二之丸主要用於高階武士們的居住,以及火藥庫在這個區域。 為了更好的防禦,我摒棄了傳統的土壘,斥巨資使用石垣。石垣搭建並不是堆砌起來那麼簡單,但是由於統一採用一種石材太過於昂貴,我採納了本多正信的建議,石材不進行任何加工,直接壘上去,完工後,再對太過於難看的地方進行削磨、加工,使石頭表面平滑,石頭之間連緊密。如果還有小縫隙,那麼便用小石頭填塞。 這使得城池石垣看起來並不那麼美觀,但是,省錢了。 最外圍的三之丸,則是低階武士們的居住區域,同時則是城池的本體第一道防線。 最外圍的城牆為了省錢,才用的則是傳統的土壘和木坪,但是,在進攻主要方向安置了大量的簡易櫓。 城內到處都是小溝渠,用曲輪引水進城,一方面用於城內環境美觀,另一方面戰時充做水源。 同時在關鍵位置如城門處,大量設定三重櫓、多聞櫓。 三層城牆防禦體系上到處都是狹間,以及無數隱蔽狹間。 主大門(虎口)用的是桝形門。搦手門(後門)同樣。 桝形門有數道直角轉彎處,也就是說能夠有效阻止敵軍的通行。外側和內側都有大門,外側的門是高麗門,防止敵軍一次性湧入城中,進入高麗門後,必須轉彎才能攻擊到櫓門。 內側的則是櫓門,敵人進入桝形區域內,可以從三個方向給予敵人打擊。 入城主要兩條路,一條正東面的大手門,一條南面的千年橋。 整個城池不算外圍稜堡防禦體系,周長六千米,總佔地面積二平方公里。整個城池天守高聳,崇閣巍峨,氣勢非凡。 外圍防禦工事則是早就啟動建設的主要集中在最東面,也就是城池的大手門前面。(前文提過的稜堡體系) 北方則是利用安良川和大木川的河網充做第一道防線,以朝日山城作為支點。 佐嘉城城下町被我強制遷移至筑後川南岸,工匠町則是不變,依然在佐嘉城附近。在日輪寺附近新建一個小型裝卸港口,長崎來的船隻,直接走筑後川進入腹地,在城下裝卸貨物。 在這幾年中,我不光是收穫了一個新城,大友孝子作為正室,在永祿七年(1564)為我生下了嫡子松法師丸後,在永祿八年又誕下一位公主,被我取名安,是為安公主。 側室宗像色姬,也為我誕下一名男孩,取名千鶴丸。 女忍者兼貼身寶保鏢惠子,也為我誕下一名男孩,被其弟大川政忠收為養子,以繼承家業。 但是家臣們依然以子嗣稀少為由瘋狂干涉我的私生活,要求我多生孩子,並且要求我多納側室。 使得我不厭其煩,但是不同意,家臣們每逢評定便將這事拿出來說,無奈同意又迎娶了菊池則直之妹菊池辰若為側室。 之所以是辰若,是因為當初扶持菊池則直之時,便被提出。只是我見了一次發現長的中規中矩,不太漂亮,心中有些不太樂意,但是後來菊池則直則是巴不得讓我趕緊娶他妹妹,加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