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釋放,到2250年,火星上的大氣含量將達到0。21個大氣壓,相當於地球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此時的火星居民不用穿太空服就可以走出戶外,當然他們還需要氧氣袋;普通飛機可以在火星上起降;人們還將建設一個帶有穹頂的封閉型城市。
一旦火星赤道附近的溫度長年保持在0c以上,火星上就可以有穩定的液態水供應,到2250年,火星已經可以生長植物,不過祖柏林表示,“最先考慮培育的,應該是能夠促進光合作用的菌類和苔蘚。”
第四步:收穫氧氣
植物的生長,意味著氧氣的產生,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漸變成氧氣。
為了加快製造氧氣的速度,火星居民將大規模種植各種植物,並小心處理各種垃圾,因為垃圾*會製造大量二氧化碳。此外,基因工程將幫上大忙,祖柏林預計,屆時科學家將培育出能釋放更多氧氣的“超級植物”。
第五步:再等1000年
前面的規劃看起來似乎很順利,50年就可以製造大氣,再過50年可以在火星上散步,但接下來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要使火星植物釋放出足夠人類自由呼吸的氧氣,大概需要1000年。在這1000年裡,火星居民要不停地種植、收穫,努力“生產”更多的氧氣。
火星比地球小一些,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為地球的38%。火星有稀薄的大氣,95%是二氧化碳,還有3%的氮,大氣密度約為地球大氣的1%。火星每24。63小時自轉一圈,並在一條橢圓軌道上以25。2度的傾斜角繞太陽公轉,週期為687天,因而與地球一樣,有四季分明的氣候,冬季最低溫度為零下125c,夏季最高22c,平均氣溫…63c。火星比地球小一些,半徑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為地球的38%。火星有稀薄的大氣,95%是二氧化碳,還有3%的氮,大氣密度約為地球大氣的1%。火星每24。63小時自轉一圈,並在一條橢圓軌道上以25。2度的傾斜角繞太陽公轉,週期為687天,因而與地球一樣,有四季分明的氣候,冬季最低溫度為零下125c,夏季最高22c,平均氣溫…63c。這樣的自然狀態雖然仍不適合人居住,但與月球相比,可說有天壤之別。雖然目前在火星上還看不到液態水,但迄今探測發現的大量水流痕跡,至少說明火星上曾經有過滔滔大水,而且科學家們也發現火星兩極有大量的冰存在。
此外,火星上的綠黏土和火山灰,有利於植物生長;火星大氣中有足夠的二氧化碳氣體,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能,使農作物獲得比地球上更大的豐收。火星上到處都是氧化鐵等氧化物質,可還原出氧氣來。火星上有豐富的 ;能源。如風能比地球上要豐富得多;火星上有地熱能;還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氫製造甲烷燃料;也可用重氫進行核發電等等。火星上有火山活動和水流衝擊形成的各種金屬富礦,這比散佈在土石中的月球金屬元素優越得多。但是至於這個位於火星北半球的巨大水體究竟規模幾何,仍然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但是它至少曾經完全淹沒了aeolis ;dorsa地區,覆蓋面積至少為3。86萬平方英里(約合10萬平方公里)。甚至很有可能這就是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苦苦尋找證據的火星全球海洋的證據有一部分科學家甚至認為這個海洋有可能覆蓋了火星1/3的面積……
一切的一切,曾經被無數人幻想過,卻至今沒有做到登入火星的事情,被兩個非人類輕輕鬆鬆做到了,而且在頂尖實驗室還沒有做好思想準備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愕然發現,比起探測用的機器人,兩非人類超能力者做的更多。
226
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