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之中,朱允熥滿面盡歡。
他也不是個窮兵黷武的人,只要能給大明、給世界帶來和平和安寧,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他和朱權、藍玉、常昇、朱高煦、朱高燧、朱濟熿、朱有爋圍坐在一桌,並肩戰鬥了大半年,很快就要各奔東西了,人人心中不捨。
朱允熥舉起酒杯,\"十七叔,侄兒先敬你老一杯,海東行省的事,就有勞叔了。\"
朱權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朱允熥又舉起酒杯,對常昇說道:\"舅舅這麼大歲數了,還要待在異國他鄉,允熥實在過意不去。\"
常昇長嘆一口氣,\"你娘死得早,我也沒什麼大本事,能幫你一點算一點吧,你回了南京,替我向你爹問一聲好!\"
朱允熥眼圈紅了,轉向藍玉,問道:\"舅姥爺身體怎麼樣?還扛得住嗎?要不還是和我一同回南京吧?\"
藍玉五十二歲了,在忽蘭忽失溫之戰中身受重傷,一直都沒法痊癒,此次遠征日本,就是強撐著打下來的,其間暈厥了一次,只不過只有孫恪一人知道而己。
現在,又要將他調往大寧,實在有些力不從心,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肯示弱的人。
蒙古的山川地形、水土氣候,他太熟了。蒙古人的尿性,他太熟了。他自認,打蒙古,沒人比他更在行的。
藍玉擺擺手,\"無妨,我還能打。等滅了阿魯臺、馬哈木,我就解甲歸田,回定遠養老去。\"
朱允熥暗自思忖,大寧左開平,右遼東,後方就是北平,處在明蒙交界最前沿,戰略位置至關重要,大戰當前,沒有大將鎮守,實在放心不下。
他不再強求,依次向其他人敬酒。
\"高煦、高燧,哥敬你們一杯,馬剌加那一大攤子,就交給你們了!\"
朱高煦、朱高燧站起身來,一仰脖子將杯子中的酒喝得精光,齊聲說道:\"只要熥哥一聲令下,我們哥倆二話不說!\"
朱允熥聞言,心中一暖,差點落下淚來,拍了拍朱濟熿、朱有爋的肩膀,\"你們兩個在呂宋,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得閒多給我寫幾封信。\"
朱濟熿應了一聲:\"知道了。\"
朱有爋低著頭不說話。
本來是一頓皆大歡喜的慶功宴,氣氛卻異常沉悶。
宴罷,眾人散去。朱允熥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此番分別,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聚。但為了大明的繁榮昌盛,他們必須各自奔赴戰場。
第二天,朱允熥又召集朱權、常昇、曹震、張溫、陳桓商議如何治理海東行省。
眾人討論一番後,決定先在海東行省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呈請朝廷選拔大批能幹的官員負責各縣的事務。
先妥善安置從南方遷移來的三萬戶,勸農勸桑,鼓勵手工業和商業,促進經濟繁榮。
此外,為了確保海東行省的安全,朱允熥決定留下十五萬大軍交給朱權節制。
從遼東、山東、浙江、福建調來的水師各回原處。
從大寧都司調來的六萬精銳,損失近萬,由藍玉率領,經朝鮮班師回國。
當初藍玉手下將領,老的老,死的死,本來就所剩無幾了,剩下的孫恪鎮守大琉球、曹震、張溫、陳桓鎮守海東行省,朱壽鎮守呂宋。
只剩下張翼和葉昇可以輔助藍玉了。
朱允熥將張翼和葉昇叫到跟前,千叮嚀萬囑託:
\"大將軍上歲數了,渾身都是傷,你們二人要多操點心,不可讓大將軍太過勞累了。前線有什麼緊急需要,你們可以直接給我寫信,不必事事經過兵部和五軍府。\"
張翼、葉昇滿口應承,\"殿下放心,臣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