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而且隨著上海的長興島造船廠。舟山造船廠,臺北造船廠等一批大型造船基地的建立和華夏工業的逐漸發展,在這3年中,華夏共和國的造艦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以至於這個規模連現在德國人都不清楚,因為其中一切民用船臺已經可以在必要的時候轉為軍用。
“如果英國人放下臉面。。再從華夏共和國訂購2艘澳大利亞型快速戰列艦的話,我們在印度洋的優勢將蕩然無存。面對精銳的英國海軍,即使是同樣的戰艦,我不認為土耳其人能夠打敗英國人,而如果印度洋上我軍出現大的失敗的話,一旦這支艦隊騰出手來加入大艦隊,那麼公海艦隊快速艦隊將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畢竟我們的快速艦隊只有6艘左右的戰艦。”希佩爾私下裡不止一次對舍爾抱怨道。希望能至少再增加2艘左右的快速戰列艦。。…。
不過舍爾認為希佩爾的擔憂有些多餘,因為從目前來看,英國人的整改計劃的重點應該是戰列艦,因為戰列艦對航速沒有太大的要求,無論是增加防護還是增加水下防雷都比較好吧,增加了重量無非是航速下降點,問題不大。但是要是這樣改快速戰列艦的話,那航速下降的多了。還怎麼個快速法?前衛艦隊的快速戰列艦賣點就是高航速,速度下來了。那就不適合前衛作戰了。
在和提爾皮茨進行了多次交流後。舍爾認為公海艦隊的戰艦升級計劃必須加快!按照德國原來的計劃,未來數年內德國艦隊的構成應該是這樣的,4艘拿騷級戰列艦,2艘經過改進的赫爾格蘭級戰列艦,這些戰艦將使用奧匈帝國的12寸45l主炮。然後是4艘裝備了8門350mm炮,排水量在2萬6千噸的凱撒型戰列艦。這10艘戰列艦構成了德國公海艦隊的戰列艦編隊。在快速戰列艦方面,德國還有2艘裝備12寸45l炮的快速戰列艦。馮德坦恩和毛奇號。此外,還有2艘裝備8門350mm炮的快速戰列艦戈本號和塞德利茨號。此外,德國還有2艘航速介於戰列艦和快速戰列艦之間的“萬能型戰列艦”。這一切構成了舍爾的所謂2+4+2+2的格局。。…。
經過這樣一番籌劃後。德國在1912年左右至少可以擁有16艘各種主力艦。原本這個計劃是基本夠用的。英國人雖然有數量優勢,但是考慮到地中海和印度洋分戰場的牽制,英國人的數量優勢並不會太大。而且再考慮德國海軍的質量優勢。德國公海艦隊有信心和對手交戰。但是現在情況變得十分惡略,原本到了12年就可以幾乎持平的力量現在看來有些不夠用!
從歷史上看,德國在1戰前的造艦計劃存在著很大的波動性。讓我們系統的看一下德國無畏艦的開工時間吧,在1907年德國人開工了4艘拿騷級戰列艦和1艘布呂歇爾型裝甲巡洋艦(在康威上布呂歇爾算進主力艦,在這裡我有依然按主力艦計算。)在1908年德國人開工了三艘赫爾格蘭及戰列艦和2艘戰列巡洋艦(馮德坦恩號和毛奇號)。在1909年德國人開工了1艘赫爾格蘭及戰列艦和1艘凱撒級戰列艦還有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到了1910年,德國人開工了三艘凱撒級戰列艦。1911年德國人開工了1艘凱撒和3艘國王,外加一艘塞德利茨號。而1912年則是1艘國王級戰列艦和2艘德芙林格級戰列巡洋艦。1913年只有1艘巴伐利亞和1艘興登堡級戰列巡洋艦。創下了歷史最低記錄。…。
。…。
等到14年大戰即將開始,德國海軍依然沒能找對狀態。開工戰艦數量依然很少,只有2艘戰列艦。分別是1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和1艘薩克森級戰列艦。到了1915年德國人發現自己的海軍已經遠遠不夠的時候,開始慌里慌張的開工第二艘薩克森級戰列艦和3艘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但是此時德國的絕大部分資源已經投入陸戰。。無論是薩克森級戰列艦還是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最終都沒有完工,而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