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已,若是懷來衛但凡能進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反抗,想來懷來衛也斷然不只如此。
那軍卒哭道:“指揮使剛開戰就被韃子一箭給射死了!俺們這才亂了套,大傢伙誰都顧不上打仗,只顧逃命去了!”
“韃子後來去了何處?”
李信急於知道韃子的行蹤,那軍卒卻茫然搖頭,“俺後來便暈了過去,再醒過來就已經在這了,韃子去了何處小人實在不知!”
見實在問不出什麼來,李信只好作罷,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是繼續往西南去,經過美峪所,便可通往蔚州。這也是三衛軍步戰營和輔兵營北上的途徑。第二條路則是往保安州、宣府鎮去碰運氣,畢竟那裡是宣府的核心地帶,韃子在那裡的可能性要很大。
就在兩難選擇的時候,恰巧一隊由保安敗退下來的明軍潰兵帶回來了一個訊息,宣府鎮在昨天夜裡就已經被搶掠一空,今兒一早便被韃子放火給燒了,據說又分兵奔萬全左衛和懷安衛去了。
宣府與懷來相距甚遠,這則訊息若是準確的話,那就證明,蒙古韃子不止一股人馬,也就是說掃蕩延慶懷來一線的韃子和攻陷宣府鎮的那些韃子不是一路人馬,亦或是說在變強之外就分成了兩路人馬。
那麼擄走郡主和大多數輔兵的蒙古韃子就未必是宣府鎮那一股,有極大的可能便是眼下由延慶懷來南下的這一股。很顯然,他們在南下的途中襲擊並搶掠了輔兵。想到此處,李信興奮起來,既然得知了這股韃子的基本行進路線,他們攜帶了輔兵營的物資以及押解著上千輔兵,行進速度肯定不快。
如此,三衛軍只須沿著這條行進路線直往南去,十之七八便可逮到這股蒙古韃子。
但是李信的一腔希望很快就落空了,他們急行軍一直進了蔚州境內都沒見到半點蒙古韃子以及所路走輔兵的影子。而蔚州境內的衛所堡寨安然無恙,證明了蒙古韃子沒有繼續南下。期間遇到山間的樵夫,則指指點點說是見到一群騎馬的凶神惡煞押解著一群紅衣人往西去了。
透過樵夫的描述,這像極了三衛軍的輔兵營。
此處往西就是懷安衛,可在半路上他們卻發現了一些不詳之處。那就是輔兵的物資被遺棄在半路,並且被燒的連渣都沒剩下多少。只剩下了一些沒燒乾淨的大車,以及一些已經碳化的屍體。這讓整個三衛軍的情緒都為之緊張,李信的心裡也愈發的起來。好在屍體的數目不多,只有幾十具,但想辨認他們的身份已經不可能。
得到這個訊息並不是他們奔波的終結,當三衛軍向西拖著不疲憊的軀體來到懷安衛南部的順聖川東城時,才發覺這座堡城還好好的掌握在明軍手中。
儘管難以置信,李信不得不承認,他們失去了韃子的線索。這也讓他十分惱火,宣府就巴掌大的地方,居然連一支韃子人馬都找不到。
明明就有線索擺在眼前,可隨著線索一路追索過去,不是發覺撲空,就是有極大的可能走錯了路。他忽然覺得彷彿有一條無形的線牽著三衛軍的鼻子在不斷的前進,而這一點,或許正是牽線那頭所要達到的目的。
想到此處,李信猛然一震,他突然意識到,懷安衛再往西就是三衛軍賴以起家的地方,鎮虜衛!
難道蒙古韃子搶了宣府以後還要去搶大同府的三衛不成?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三衛即鎮虜衛、陽和衛、高山衛被李信經營了一冬,囤積了大量的財貨物資,這些東西最是能吸引韃子的目光。可另一個疑問又冒了出來,既然韃子急需物資,為何又捨得燒掉了從三衛軍輔兵手中奪來的物資?
難不成再繼續向西回三衛去?此時此刻,李信的思路也凌亂了,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孔有德來了。
“被人家牽著鼻子走這可不是李將軍的風格呦!”
面對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