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現在的好日子,都過不長久了。”
若是連現在的日子都算是好日子,那什麼日子才算是差日子?徐循一時不禁愕然,思索了好半晌,才沉沉地嘆了口氣。
“不論她怨我也好、氣我也好,我都不會對她不住的。”她倔強地道,“就算是她不明白我的心也無所謂,我自己明白就好。”
沒等柳知恩回話,她便站起身來喚道,“藍兒、紅兒,服侍我更衣,我要去坤寧宮給皇后娘娘請安。”
莊妃更衣,柳知恩肯定不能在她跟前伺候了,他趕忙退出了裡間,在外頭站著當差,過了一會,徐循前呼後擁地從屋裡出來,出院子上了肩輿,浩浩蕩蕩地漸漸去得遠了。孫嬤嬤和李嬤嬤都跟在一邊送了出去,柳知恩在殿門口站了一會,回來繼續和趙嬤嬤算賬。
趙嬤嬤和他工作了一會,便問,“娘娘被您給勸出來了?”
柳知恩點了點頭,住了筆感慨道,“我們娘娘什麼都好,就是太實誠……實在是心軟得很。”
“心裡清楚就行了。”趙嬤嬤也是感慨萬千,“如今有了你,還能勸著些,從前有些時候,我們心裡著急呀,一整夜都睡不著,面上卻還不能露出一星半點給娘娘看出來。”
柳知恩搖搖頭沒有說話,趙嬤嬤卻還是意猶未盡,壓低了聲音抱怨,“若還是這樣下去,誰知道能再走多遠?就這個性子,她是還沒礙了那一位的眼呢……”
“那一位也未必就有多心狠手辣。”柳知恩似笑非笑地說,“若真是那樣,她也就不能得寵了。”
雖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男人都難免在女人身上犯糊塗,但皇帝卻是個例外,但凡能當明君的,腦子都是異常好使,不可能被女人矇蔽。即使皇帝會被矇蔽,那一位自小入宮,是生活在明君文皇帝、明君昭皇帝、知名的賢明太子妃、賢明皇后和賢明皇太后的教養下的,說是教養,其實也是觀察,一個十多歲的少女,在這些人眼裡還不和透明的一樣?真有什麼不堪的品質,早被看出來了。
趙嬤嬤想了想也笑,“是,若是那一位事兒一點,現在這宮裡也不止這點熱鬧了。娘娘也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擔心,看戲尚且看不過來呢。”
“誰說不是呢。”柳知恩淡淡地道,“其實,娘娘的性子也沒什麼不好。”
趙嬤嬤嘆了口氣,柳知恩掃了她一眼,道,“咸陽宮才一分宮,就把幾個大姑姑調了差事。那幾位也都是跟著咸陽宮一路上來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都在管著浣衣、裁縫的活計。”
這是有名沒油水的苦差事了,雖說咸陽宮那幾個嬤嬤的確是無能了點,鬧得咸陽宮打從入宮一開始,就很不大得太孫妃和太子妃的喜歡,但兔死狐悲,這麼多年辛辛苦苦,連點私房都沒落下,現在還要去看小宮女洗衣服,趙嬤嬤想起來也是有幾分唏噓的。
換做是徐循,就算不適任要換,也會換得體體面面的,面子裡子都給照顧到。趙嬤嬤一想也就釋然了,“也是,咱們娘娘要不是因為這個性子,也沒這麼大的福運。”
柳知恩點頭不語,更多的話他藏在心裡沒說出口:皇爺為人如何,他這個近身內侍是再清楚不過的了,這後宮裡的人也許他不能一一琢磨透了,可有什麼事他不明白?要不是這個性子,莊妃娘娘又怎麼會這麼得寵呢?
#
徐循往坤寧宮去的時候,一路心裡都還打著小鼓,可在坤寧宮受到的待遇卻是一如往常,皇后待她的態度都沒有絲毫改變的,還讓她幫著一起撿佛豆,倒讓徐循放鬆之餘多了一絲愧疚: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在那糾結了半天,說不定皇后娘娘壓根就沒有多想過……
“是了。”兩人撿著佛豆時,皇后又想起來和她閒話,“宮裡的那間小廟,到底是新建的,還不太靈驗。我們剛到北京沒有多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