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勝利之後,有人問亞歷山大:“假如有機遇,你想不想把第二個城堡攻下來?”“什麼?機遇?我從來不等待機遇,我會去製造機遇!”
一般人等待機遇以至於成為一種習慣,這真是很可怕的事。工作的熱情與精力,就在等待中逐漸消磨。那些不肯工作而只會胡思亂想的人是根本看不到機遇的,而那些勤懇工作奮發向上的人,才有看見機遇的可能。
有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來到海邊,他認為即使他不會游泳也不會淹死,因為他相信上帝會在重要時刻來解救他。就在他快被淹死的時候,有一艘船來了,船上的人叫他趕快上船,他回答:“不用了,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這個人在海中掙扎,接著又來了另一艘船,船上的人又叫他趕快上船,他還是回答說:“不用了,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
正當他快沉下去的時候,空中飛來了一架直升機,一根繩子從空中放了下來,機上人員告訴他:“朋友快上來吧!你會被淹死的。”這個人還是回答說:“不用了,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因為他錯過了許多獲救的機遇,最後還是被淹死了,等他到了天堂,他很不服氣地責問上帝為什麼不肯來救他?上帝說:“你胡說八道,我派了兩艘船、一架直升機,是你自己沒有把握住機遇!”
這雖然是個寓言故事,但在平常生活中,確實有許多機遇就在眼前;可是,有的人卻一直忽略了它,視而不見。
也許機遇在你目前這份工作中。有些人經常換工作,總是覺得公司不好,老闆不好,主管不好,產品不好,制度不好,報酬太少,有沒有研究問題可能在自己身上呢?因此,不管怎麼換工作,問題還是在自己身上,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對他來講,機遇沒有辦法拯救他。
你不妨從身邊開始,找尋下一個成功的機遇,或是掌握住現在的機遇,把它做到最好。
韋伯斯特是美國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一次,議員海尼在議會上發表的演說詞,在韋伯斯特看來幾乎無可辯駁,但第二天上午議會再開會時,韋伯斯特重任在肩,感到自己終究不能不予以答辯。這時候,他已經沒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準備了,但問題又是關係到美國國運的大問題。當時的情況是,議會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韋伯斯特的答辯。韋伯斯特一個人,既沒有書籍也不能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他只有依靠平時儲存於心的材料,寫成了一篇答覆海尼的演說詞。他的演說,贏得了其他議員的有力支援。
假使韋伯斯特平日裡沒有積累材料,那麼在兩場會議之間如此匆促短暫的時間裡,怎能做出那樣著名的答辯詞呢?如果他在體力、精神、道德等各方面沒有足夠的積累,那他的名字也許就不會被人們銘記。
普魯士著名將領毛奇將軍深謀遠慮,對普法戰爭做了多年的準備。由於準備充足,所以戰爭一爆發,毛奇率領的普魯士軍隊很快就擊敗了拿破崙三世。這次戰爭的具體經過是:
離普法戰爭爆發還有13年,毛奇已經做好了周密作戰計劃。普魯士的每一個高階將領都得到一封密信,信封裡放著關於戰爭的秘密訓令,比如怎樣調遣軍隊,怎樣進攻退守。一旦接到戰爭動員令,這些高階將領便可以拆封讀信,依照去做。此外,作戰的地點也預先有規劃,設定在地理最恰當、交通最有利的地方,以便戰爭時排程。毛奇還及時調整作戰部署,修正作戰計劃,再密封著交給每個將領,以備隨時應付戰事。因此,普法戰爭爆發後,普魯士的軍隊在毛奇將軍的領導下進退自如,攻守有序,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法國軍事當局與擁有毛奇將軍的普魯士軍事當局簡直有天壤之別:一個事事都有準備,一個事事沒有準備。戰爭開始後,法軍的將領常從前線電告總司令部求助,不是說缺少給養,就是說缺少紮營材料,還常報告說戰爭吃緊軍隊不能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