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是因為自己交給他的那個任務。
想要重新修復經濟體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劉軒給定下來金銀銅三個幣種,但貨幣的發行不是說你朝廷鑄造出來,然後就能通行的起來的。得看老百姓們認同不認同?若是老百姓不接受,那麼你這貨幣基本就是廢鐵,半點用處也沒有。
荀攸四處走動,就是看在冬天時節,百姓大多待在家中,人比較好找,所以挑這個時候出來。
“那麼,根據公達所觀,情況如何?”
“不過只探訪了長安城內的百姓,城內百姓基本家中都還算富裕,所以對於朝廷重新推行新的錢幣,倒沒有什麼看法。不過臣見到了幾個住在城外,進城販賣皮草乾柴之類的貧苦農家,試探之後發現他們對於朝廷發行的錢幣……普遍抱以不信任的態度。”
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其實對於錢幣這個東西,真正在意的就是這些貧困的百姓。
那些大門大戶,即便錢幣不能用,他們也有別的手段。家底殷實,選擇也就多了起來,朝廷推行新的貨幣,他們即便是為了買個平安,不得罪朝廷也會願意接受。
可是尋常百姓就不同了,若朝廷以貨幣購買其手中貨物,這錢幣就成了他們所擁有的唯一財產,若是沒有任何作用,根本不能換來他們急需的糧食衣物,那麼這一家基本就只能等死了。
關係到自身生存的問題,他們自然會非常重視。偏偏靈帝在位的時候瘋狂鑄錢,早就將朝廷以及錢幣的信譽給毀了個一乾二淨,如今荀攸雖然擺明說‘新天要推行新的錢幣’他們也只覺得這又是朝廷變著法來剝削他們的手段。
“是嗎?”
劉軒也沒想到這個問題這麼麻煩,相比起來他隨口制訂的一金十銀一千銅的規定究竟符合不符合當今時代,反倒不值得在意了。
如今麻煩的依舊是怎樣能將錢幣推行出去!否則堂堂偌大的漢朝。總不能一直以物易物吧?那也太過落後了?
“公達可有良策?”
荀攸想了想,似乎是在整理自己腦中的思路,片刻後道:“臣倒是想過一些解決之法,覺得這歸根究底,最要緊的問題還是糧食!”
“糧食?”
“沒錯,糧食!”荀攸點了點頭,加重了語氣:“如今朝廷在陛下的治理下各種事務都走上了正軌,而且託陛下那所賜玉符之力。長安周圍連續豐收,糧食堆滿了穀倉,不但使得長安百姓不用為糧食擔憂,連整個雍州都因此而受益,那麼我們何不利用這一點。順勢將錢幣推行出去?”
“仔細說說!”對荀攸招了招手,一邊往前慢慢的走,一邊聽荀攸解釋。而身旁幾女知道皇帝在談正事,就故意慢了兩步拉開點距離,自顧自的看著街邊的景緻,同時低聲的說著話,給荀攸和劉軒留出一個空間。
“百姓最關心的,始終是他們的吃飯問題——沒有衣服穿還能忍忍。可要沒有飯吃,那麼再怎麼能忍,熬不過幾天就得斃命,所以糧食是百姓們最關心的。”
“臣有意在長安並整個雍州各縣都設定一個糧米鋪,這店鋪乃是官設,只要用朝廷發行的貨幣來購買就可以買到糧食,只要讓百姓明白這錢幣可以換來他們急需的糧米,久而久之百姓自然會認可新錢幣的購買力。”
“百姓認可了。那麼新錢幣慢慢就會成為能夠大範圍通行的貨幣!”
劉軒點了點頭,突然明白過來荀攸這是什麼意思了——實際上這就有點像是後世那個銀票的推廣方式,只要你拿著我們認可的銀票,來我們開設的錢莊,就可以兌換到對應的銀兩。
長久下來,百姓明白這銀票和銀兩是同等價值的物品,那麼他們自然就認可了銀票的購買力。
那個時期。是銀本位的時期,而劉軒聽了荀攸的這番解釋,終於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