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到美國去留學的。臨行前,祖父請我在天鵝閣吃了一頓飯,是地道的義大利菜,與我還合了影。祖父1987年去世,我沒能和他見上最後一面,給我留下終身的遺憾。現在我們沈家第三代中,到國外發展的有10多人,加拿大、美國、日本……一個個都事業有成,我們是不會忘記祖父對我們的諄諄教誨的。
。 想看書來
尋夢 2(3)
讓我們再回到大半個世紀前的那一段往事中吧。到了沈萊舟快滿20歲那一年,久康洋雜貨號發生了一件大事:翁子英病了。他這個病生得蹊蹺,必須到鄉下去靜養一年。據沈萊舟先生的二兒子沈輯丞回憶:父親講過,由於翁子英進口的貨物較多,外匯的匯率對他來講非常重要。這一年他結匯失算蝕了一大筆錢,急火攻心才得病。翁子英想了又想,決定將久康洋雜貨號所有的生意都交給沈萊舟來管理。其實他早就在暗暗觀察沈萊舟了,覺得他這個小傢伙不簡單,是個人才。再有……不管怎麼講,店裡上上下下也只有沈萊舟是自己的親戚。打斷了腿還連著筋嘛!沈萊舟從翁子英手裡接過洋行的生意,殫精竭慮、勤勤懇懇,一點也不敢懈怠。甚至他還像當年自己當學徒的樣子,上門板卸門板,進貨盤貨,樣樣重活都搶著幹。他個子生得矮小,跑上跑下,每天忙得滿頭大汗。同時,每隔上三五天還得寫一封信,將行裡的事不論大小,一一向遠在東山的翁子英彙報。此外,他又對店裡的同仁非常客氣,十分信任,端午中秋,他還要親自下廚燒上幾個好菜款待大夥,把整個洋雜貨號打理得和和睦睦。他還銳意革新,改去了諸如在店堂裡吃喝、抽菸等一些陋習。一年下來店裡的生意紅紅火火,比翁子英親自管事營業額還要增加一成。
一年過去了,翁子英回來了,沈萊舟將帳本遞上去,翁子英翻也不翻,就說了3個字:知道了……隨後將帳本扔在了一旁。他讓沈萊舟陪著他從店面到貨棧,在整個洋行裡轉了一圈,始終陰沉著臉,一句感謝褒獎的話也沒有,還東一句西一句陰陽怪氣地說,翅膀硬了,要飛了……他明知沈萊舟作的一些小變動都是對的,但為了樹威還是將沈萊舟一年來所推行的一些小小的改革,所做的一些小小的變動都改了回去。
沈萊舟明白:久康洋雜貨號再也不是自己應該待下去的地方了。他辭職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他脫下短衣短褲,穿著母親滿懷期待在燈下一針一線替他縫製的長衫走出了久康洋雜貨號,去尋找新的生活。在外面的世界裡,陽光是這樣的燦爛。
尋夢 3(1)
滙豐銀行白領未能鎖住沈萊舟的心。他再次下海,從“歇壁小字號”起家,終了開出了一家自己的字號“恆源祥”。
上海滙豐銀行,這是沈萊舟的父親沈綏之曾經工作過的地方,也是沈綏之為之獻出了自己生命的地方。1864年滙豐銀行在香港成立,第二年4月即在上海開設分行。它是英帝國主義在華資本的中心,也是一家實力最為雄厚的外資銀行。早年滙豐銀行的行址在外灘南京路口,也就是以後的匯中飯店、即今日和平飯店南樓所在地,一直到1923年6月它才搬遷到著名的外灘12號,就是那一幢被稱之為“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豪華的建築物”,即現在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
前已說過,滙豐銀行從第三任買辦起,即由東山席家的席正甫擔任,一直幹了祖孫三代,1915年左右,滙豐銀行恰巧由席正甫的兒子席立功擔任買辦。
沈萊舟從久康出來以後,便由父親同事介紹,進滙豐銀行當職員。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工作。俗話說:銀行是金飯碗,郵局是銀飯碗,鍊銅賣鐵才輪得上到洋行……剛滿20歲的沈萊舟,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每個月拿80銀元的高薪,正是眾人眼中羨慕的白領。
滙豐銀行不僅工作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