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還沒有到母妃們那樣修煉成精的地步。除了大阿哥和太子的矛盾已經浮出水面,底下的小弟弟們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壓力還是來自每天的功課。
今兒上課的是顧八代,典型的漢化滿人,改了漢姓不說,還說得一嘴漢語。不過徐元夢那種體弱書生不一樣,顧八代世襲軍職,武力值滿點。按理說這麼個征討過三藩的將領不該來教皇子寫字,但誰讓滿洲內部的文化人稀缺
呢?得,走馬上任吧您嘞。
不夠資格教太子,那教小阿哥寫字還是幹得來的吧。正好來個滿漢雙語教學,融會貫通一舉兩得。
往常顧八代主要帶三阿哥和四阿哥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學生,學習進度已經進入到抄《四書》的階段了。如今天降一個七歲的八阿哥,師傅自然要先摸摸底。
“八阿哥都學到哪了呀?”顧八代笑眯眯地問,他跟那些動輒下跪磕頭的漢文師傅不一樣,許是有軍功傍身,因此顯得更加隨意。
八阿哥乖乖遞出自己昨天的作業,抄寫的是《大學》中的《誠意》篇,不長,從“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開始到“君子必慎其獨也”,共一百零五字。
四尺宣紙被劃成七公分乘七公分的小格,剛好一張宣紙上能寫一遍,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大楷。與旁的皇子學方方正正的“顏柳”不同,他學的歐陽詢的“歐體”,自有一種飄逸險峻。
如此這般的宣紙,一沓一共十五張,水平發揮異常穩定。
“好字!”顧八代欣賞了一番,然後調侃道,“八阿哥自己寫的嗎?”
小八點點頭:“也沒人能捉刀啊。”
他的情況特殊,早早在宮外行走,身邊的名額都被侍衛和習武的太監佔去了,並沒有伴讀一類的小男孩陪他一起讀書玩耍。
看在兄弟們眼裡,就是覺得八阿哥生母出身低微,因而尤其顯得孤單無助又可憐。顧八代也是這麼想的,聞言就皺了眉,但是這些皇阿哥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並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尚書房打工仔能置喙的。
“既然抄了數遍,可是能背誦了?”
小八一臉如臨大敵:“大概吧。”
他的表情逗笑了三阿哥和四阿哥。這個弟弟偏愛旁門左道,對四書五經並不感冒,這差不多是兄弟中人盡皆知的了。
顧八代拿捲起的書卷拍拍桌面,擺出一副聽大戲的模樣:“背來聽聽。”
胤禩見逃不過,只好背誦起來。他是成年人了,自然不會背不下區區一百字的東西。不過興趣點沒點在這上頭,那自然就成了一種折磨。
“這不挺好的嗎
?”顧八代看著委屈巴巴的小阿哥,鼓勵道,“可知道什麼意思?”
八阿哥搖搖頭,隨即小脾氣就上來了:“沒人教過,所以不會。就算唸了一百二十遍,該不會的還是不會。這都千百年前的話了,方言也沒差別。難道聽一百二十遍蒙語,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儒家正統教學信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越是水平低下的教師就越是信奉這種偷懶信條。滿族入關後的教學條件不好,康熙的漢語口語還是跟前明太監學的,更不要說四書五經了。
於是康熙自己讀書時候用的是笨辦法,讀一百二十遍,抄一百二十遍,再背一百二十遍,最後猜出個七七八八的意思。後來是有了徐乾學、李光地等一批漢族官員來給皇帝“講經”,許多從前不明白的地方才漸漸弄懂了。通曉其義,這種教育基本目標的達成,還成了皇帝勤學的證明。
等到了康熙的兒子們身上,那怎麼學文言文就成了個碰運氣的事。運氣最好的太子,那是大儒環繞,其中雖然有讓太子一百二十遍的,但也不乏有樂意主動翻譯解釋的師傅,那自然是無論見解還是熟練度,都比兄弟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