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行取了七巧板、九連環等物,先帶著胤禩在一邊玩,自己則和胤祚說起他的功課,全程用的漢語。
“前兒萬壽節進上來的那篇《聞臺灣收復有感》,是你自個兒寫的嗎?能複述出來嗎?”
小神童應對得大大方方:“秦末漢初,東胡強盛,向莫頓單于索要千里馬,單于予之;又索要其妻,單于又予之;後又索要匈奴與東胡之間的千里荒地,群臣皆說予之亦可。然莫頓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凡言予之者皆斬,並擊東胡。匈奴因此而盛。這個故事是嬤嬤給我講的。我又翻了書,禮記說‘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可見道理是對的。我本以為人盡皆知土地珍貴,不因遠近和風水而不同。不料就臺灣一事,前朝後宮多有說彈丸之地不足取的。可見目光短淺的人從古至今都是有的,不會因為歷史的教訓就變得長遠。兒臣此前所寫,大致意思便是如此,旁的都是些修飾辭藻。”
他回答得條理清晰,口齒伶俐,以五歲稚齡來說堪稱天才。康熙也很驚訝,笑著逗他:“我兒當真是神童嗎?還是德妃督著你苦讀才能這般?”
胤祚義正辭嚴:“額娘甚少叫我讀書的,我還小呢。只是有些道理,不想明白不痛快罷了。且兒臣自認為不算什麼神童,四哥懂得比我多不說,八弟也很聰慧。”
康熙瞅瞅抱著酸梅湯貪涼的小胖墩,不信。“胤禛年歲長,懂得多是應該的。但你八弟聰慧又是怎麼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