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繡常年在宮中伴駕,因為在帝后身邊,對朝政有很深的參與。
類似唐朝的上官婉兒。
她對朝政事無大小,都很敏感。
就在前段日子,她在內省昭明殿伴駕,遇到皇帝怒斥陝西監察大員僕散六斤謀反,是鄭國王謀反大案的漏網之魚。
皇帝在前朝很少發怒,往往在後宮才會不掩飾情緒。
所以就連宰執們,也不知道皇帝曾經被僕散六斤氣的失態。
皇帝惱怒的是,當年還是禁軍將領的僕散六斤,竟然想幫助鄭王發動宮變,可事後不但沒有暴露,反而騙取了自己的信任,加官進爵,得到重用!
甚至,自己還打算升這個謀反者為御史中丞!
皇帝就像是吃飯時發現半截蟲子。
這讓大金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羞辱!
“匹夫安敢欺朕耶!”
“僕散六斤亂臣賊子,欺君罔上,大奸似忠!”
“出刑部金牌!派員鎖拿入京!三法司會審定讞!”
皇帝怒不可遏,下旨將僕散六斤鎖拿進京。坐鎮關中重地的監察大員落馬,讓本就波詭雲譎的朝局,更加暗潮洶湧。
李錦繡知道,這又是一件大案。
絕非僕散六斤一人倒黴。
很多和僕散六斤有牽連的人,或者皇帝平時討厭的人,或者姑姑討厭的人,都可能成為“六斤黨”。
一個個家族,都會一朝破敗。
諸王聞訊,唯恐皇帝重翻舊賬,再殺宗室,都是惴惴不安。
平章政事僕散揆,得知族弟謀反,立刻在宮外請罪,長跪不起,唯恐受到牽連。
當年鄭王謀反時,曾經拉攏僕散揆。可是僕散揆斷然拒絕,沒有上鄭王的賊船。
可是連僕散揆自己也沒有想到,族弟僕散六斤居然牽連其中,還是漏網之魚。
皇帝沒有怪罪僕散揆,還下旨安慰,相信他的忠心。
不但如此,皇帝反而拜僕散揆為南征元帥,統領大軍出征。
僕散揆痛哭流涕,上書說哪怕粉身碎骨,馬革裹屍,也要打敗宋軍,報效大金。
至於其他人,皇帝一個沒動。
可深知皇帝的李錦繡卻是清楚,這是暫時的。
如今宋軍大舉北伐,大金必須上下一心,先擊敗宋軍再說。
等到大捷的訊息傳來,皇帝就要秋後算賬了。
而舉報僕散六斤謀反、獲取僕散六斤謀反證據的人,就是……李桓!
也就是父君剛剛連宗、認為族侄的李桓!
實際上,李錦繡比父君和叔父,更早聽到李桓這個名字。
她在宮中聽皇帝說,李桓一個無權無職的漢家少年,也知道忠於大金,舉報奸臣,真是有膽氣。
還對姑姑說道,你們姓李的人,都不錯。
呵呵,如今這個李桓,居然成了自己的九弟,成為父君和叔父重點栽培的子弟。
父君甚至還評價說:“吾家之千里駒,李氏之寧馨兒。”
而心高氣傲的二妹李錦書,也在心中誇讚他是“少年乳虎,英雄之姿”。
所以,李錦繡對李桓已經很感興趣。
這個素昧平生的九弟,馬上就會出現了。
李錦繡正思索間,三妹李錦衣又冷不丁的大笑起來:
“哈哈哈!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人,就是因為姓李,就成了本家兄弟!”
“有趣啊有趣!”
“可笑啊可笑!”
“真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啊!哈哈哈哈!”
這女郎撫掌大笑,帶著笑罵人間、諷刺世態的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