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的人,是很反感那些繁文縟節的,今天寫個報告,明天參加個會議,後天填個費用報銷單……
大量的時間,其實都浪費在無意義的管理上面。
曙光電子這邊就跟單純:搞專案的就是單純的搞專案,周圍一大堆人給你們服務。
住就在都市花園酒店,吃由電子廠給你們送飯,六輛汽車二十四小時待命,需要什麼材料,哪怕是國外的,直接走空運。
陳老闆就一句話:不計代價。
與此同時,陳元生已經讓李云溪安排人,準備申請專利的材料了。
只要專案一成功,要用最快的時間去申請專利。
這年頭,專利申請下來的時間很長的,動輒一年半載,陳元生已經做好了“投資”加速的準備。
只要u盤的專利能拿下,未來二十年,收取五個億專利費的問題不大,還不包括打官司贏的。
這只是專利費,陳元生準備在u盤沒有大規模普及之前,曙光電子廠先生產幾年,等u盤價格跌下來之後,再出去貼牌。
u盤專案的兩個團隊最終確定了23人的研發隊伍。
陳老闆約定的時間是3月7日,實際上第一批到青州的9名成員,在3月5日晚上就已經正式開工。
音訊解碼團隊,目前已經確定了29人,第一批成員11人,也在3月6日正式開工。
…………
與此同時,遠盛實業旗下的電腦公司、連鎖網咖、黑石軟體、曙光電子廠重建工程,也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遠盛實業總部的那個小樓明顯是不夠用的。
陳元生現在的最優方案,是在曙光電子廠的重建工程中,把電腦公司、軟體公司全部容納進去。
廠內多建個辦公樓是沒問題的,而且電子廠有兩年的免稅政策,不要小看免稅政策,那是一大筆的利潤。
電子廠的歷史比二色織還長,理論上更有歷史價值。
但電子廠經過多次擴建,建築物有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還有九十年代的新辦公樓。
整體風格極不統一,而且顯得很凌亂。
陳元生準備大拆大建,請香港的建築公司先設計了兩棟高12層的科研大樓,同時具備了科研和辦公的用途。
說幹就幹,圖紙剛剛到位,科研大樓專案就動工了。
也正是這幾天,陸文生去歐美學習回來了;
布朗從美國帶著三個矽谷軟體公司的成員,再次回到了青州;
連王新都辦好了辭職手續,馬上就準備過來。
陳元生確實有點忙。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