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地產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小李準備搞個數碼港工程,並拉來了inter公司合作成立了Ying科,擺出一副立志發展高科技行業,讓港島數碼科技引爆全球的架勢。
小李也是一代風雲人物,從名氣上來講,遠遠不是宋喬安所能比較的。
身價暴增的宋喬安其實也在關注小李,跟高材生洪磊研究他這個方案有沒有可行性,看咱們能不能插一槓子。
數碼港專案,據說是用了這個時代還沒有的“ppt”,方案演繹的相當牛逼。
洪磊和宋喬安得出的結論:如果這個專案能成的話,確實有前途。
現在對陳元生提出來,洪磊就是想看看小陳老闆的真實水平:他知道陳元生是個另類的傳奇人物,有心比較一下他跟小李之間的差距。
洪磊跟小李的遭遇類似,也是在米國上班之後被老爹拽回來的。
但是人家小李回來之後乾的是相當不賴,合作的都是國際大公司,私底下都認為他以後的成就絕對能超過老李。
“哦!那麻煩磊哥給我介紹一下‘數碼港專案’,這個我還沒了解過。”
陳元生當然知道數碼港專案,但好歹要掩飾一下自己的身份,不然你身在內陸的老闆,怎麼可能對那邊的事瞭解的那麼詳細。
洪磊則簡單的介紹了一下他所知道的數碼港專案……
這個時候,宋晉生也回來了,對於這個數碼港專案他有所耳聞,也想聽聽陳元生是如何解讀的。
陳元生夾著雪茄在沙發上沉默了一分鐘,才最終搖頭:“不看好。”
聽到這個答案,洪磊嘴角輕挑,差點笑出聲來:看來聞名不如見面的陳老闆,也不過如此。
陳元生是爺爺洪源山非常推崇的人。
當初硬把洪磊從美國拽回來,老爺子就是給他講述的陳元生的傳奇故事。
這個人投資隨心所欲,根本不需要什麼團隊分析,說幹就幹,而且用人不拘一格。
洪磊甚至知道黃毛,也是聽洪源山講的,據說黃毛就是個混混,寧湖別墅區那個膠合板廠,佔著當地老鄉的地,但老鄉卻不敢得罪他,因為這小子動輒喊上一二百個混混打架。
就這麼一個人,楞是被陳元生重用,據說他負責的東森木業,到現在都還沒倒閉,這尼瑪也是個奇蹟。
而且陳元生的投資有個很大的特點:不管是啥專案,先幹起來再說。
但奇怪的是,就這麼一套看起來毫無章法的“王八拳”,非但沒失敗,資產規模卻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龐大。
作為對比。
小李號稱“小超人”,畢業於米國斯坦福大學電腦工程系。
90年建立香港衛視StartV,兩年後賣給默克多。
今年,又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全球計算機數字化領域的50名風雲人物之一;
數碼港專案,也叫香港矽谷,人家拽來了國際大公司Intel合作成立盈科公司,又有港島第一大老闆幕後撐腰,他這個計劃剛提出來,就已經得到了十幾家國際大公司的支援。
在洪磊眼中,這是完全不同境界的兩個成功人士。
一個是投資毫無章法,打著王八拳的鄉下土把式;
一個是具有國際視野,無數大企業、大財團支援的風雲人物、商業傳奇。
現在看來,沒什麼可比性了,因為陳元生完全不具備國際視野,上百億的投資,你一句話就給否了?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洪磊已經沒有再問下去的慾望。
他本來想的,如果陳元生也對數碼港專案感興趣的話,大家就多交流一下,然後跟宋喬安等人一起合作,不敢說跟小李對抗吧,至少也弄個類似的專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