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李慶良自己都沒想到,雖然完成的這兩個專案都不是他負責的,但受益最大卻是他。
首先,領頭的這三位教授,都沒忘記李慶良這個牽線人,兩個專案都帶上了他,工作沒幹多少,分的錢可不少。
為什麼專案完成的時候,陳元生沒有把幾百萬的專案資金現場發放,那不更有刺激性?
就是因為專案資金是由立項人分配的,他們負責找人,具體每個人給多少錢,那是人家自己私底下討論的事情,陳元生不過問。
李慶良正兒八經的當了次中介,兩個專案給他的錢,加起來共18萬,比那些參與的副教授都多。
其次,李教授在工業大學內部的地位,水漲船高。
不管以前熟悉不熟悉的,現在見了李教授都先打個招呼,
哪怕是以前眼紅的,現在也紛紛跟李教授套近乎,沒機會也要創造機會跟李教授聊幾句。
原因很簡單,李教授認識大老闆,隨便搞個專案就幾百萬的資金,我們是不是也有機會參與一下?
本來校領導接到一些內部舉報,說是李慶良教授繞過學校,私自接企業的專案,收入全部裝進個人腰包,更重要的是耽誤了教學和學校專案。
學校本來準備調查這事,順便給李慶良一點警告。
但這邊剛啟動調查,人家那邊專案完工了……
現在不但不能調查,而且還得送上誠摯的慰問,順便提拔一下:以後學校裡如果想找陳老闆弄點專案資金啥的,你不得透過人家李慶良?
…………
香港,宋家別墅,書房。
宋晉生坐在椅子上,正戴著眼鏡看手裡的一份資料。
資料是宋喬安整理的,前面部分是金融公司最近資金運作的專案。
後面部分則是陳元生在青州的產業投資。
老宋半生風雨,經歷和見識的不可謂不夠多,但對陳元生的產業佈局,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搞建築,搞服裝、搞酒店、搞陶瓷材料、搞軟體、搞電腦,搞網咖,現在又要搞個民辦院校。
這些產業之間,很多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你這是啥佈局啊?
至少在宋晉生看來,隔行如隔山,宋家搞房地產二十年,去年如果不是因為陳元生的提醒,都差點栽了跟頭。
一個老闆,能在某個商業領域取得成功,就已經很不得了。
陳元生這是要遍地開花,哪個領域也準備插一腳,理論上來說並不明智。
“元生到現在為止,一共從金融公司轉走了多少錢?”
宋晉生盯著手裡的資料問道。
桌子對面的宋喬安毫不猶豫的回到:“目前是13億多點,我有時候還在想呢,你乾脆一下子轉100億回去得了,省的跟螞蟻搬家一下,這個月弄點,下個月弄點,我這邊也跟著折騰。”
宋晉生搖頭笑了笑:“那肯定不行,如此龐大的資金量,到了內地會炸鍋的。其實13億已經不少了,你這邊運作的還算順利吧。”
宋喬安直想撓頭:“為了保證這批資金的合法途徑,我也是跟著忙乎。御景國際地產專案,是以宋家的信用背書,替陳元生在花旗銀行走的貸款業務。其實是左手存款,右手貸款而已,第一次貸款2億,第二次貸款3億,第三次也是3億。”
“3月份,元生來香港,註冊了一家投資公司,後面的資金基本都是透過這個公司,分批轉過去的。”
宋晉生把資料放在桌上,然後摘下眼鏡,靠在椅子上沉默片刻道:“木秀於林,並不是什麼好事。小池塘裡出現了一條大魚,惦記的人就多了。既然他不想跳出來,那咱們就想辦法把魚塘擴大,多弄幾條魚進去,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