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路?”
“你不是讓我弄個傳媒公司嗎,我現在已經在準備了。”
陳元生笑了笑:“那是幕後的事情。你還需要一個明面上的身份,我之所以不讓你辭職,也是這個原因。”
“你自己想象一下,如果你表面上的身份,只是個市級電視臺的小記者,以後在公共場合露面的話,誰能拿你當回事呢?”
“讓你讀經濟學研究生,也是為你以後的身份鋪路。”
作為一個小記者,王思璐並沒想過太多,因為電視臺內部的升遷機制擺在那裡,最高就是做電視臺領導,像她這種沒有啥背景的人,當領導想都不要想。
她現在事業的重點,已經開始朝陳元生這邊傾斜,覺得自己以後肯定會辭職出來當傳媒公司的老闆。
“老公~你準備給我鋪怎樣一條路?像林菲姐那樣嗎?”
王思璐這句話裡,其實已經在對映什麼了。
這次去香港她陪著林菲見過一個叫郝玟希的經紀人。
郝玟希當時提到以前跟陳總談過,之後林菲便把王思璐支開了。
“陳總?青州當然有不少姓陳的老闆,但資金規模能夠請得起港臺經紀人的,恐怕沒幾個。”
憑著女人的直覺和敏感,讓王思璐瞬間聯想到了陳元生。
只是林菲不明說,王思璐也只能假裝不知道。
陳元生好像沒聽到她話裡的意思一般,繼續道:“我現在只是有初步想法,畢竟很多事也要走一步看一步。”
“我對思璐姐你的遠期定位,比如:有深度的媒體記者,電視臺知名主持人,獨立撰稿人、作家、經濟學媒體評論家……”
這一連串的頭銜砸下來,把王思璐搞的是一頭霧水,驚恐道:“這些我都要做嗎?”
陳元生撇撇嘴:“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咱們走一步看一步,這是幾個可能的發展方向,不一定都要搞,也可能比這些範圍還要大。”
“先說‘有深度的媒體記者’:當年二色織改制的時候,你是全程跟蹤,並弄了很多資料的。近幾年來,不少企業破產改制,其實你可以弄個團隊,製作紀錄片或者寫文章,深入剖析企業破產的原因。這個報道不侷限在國有企業。”
“比如去年很火的‘三株口服液’、‘愛多Vcd’、前幾年突然崛起又迅速銷聲匿跡的‘孔府家酒’等等……”
“改革開放二十年,有很多企業突然崛起,而後又一夜崩塌,這些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物件。”
“把這些資料整理發表,給後人警示……”
“當然,這些資料不一定是你自己去搞,你可以弄個團隊,讓大家去搜集,然後你來歸納整理,寫作、出版。”
“很多資料,在企業高速發展、還沒有破產的時候,是很容易蒐集的,一旦他們破產之後,你再想蒐集,就只能聽一些江湖野聞了。”
“把這些企業的崛起和覆滅歷程寫一本書,可以叫《風雲激盪二十年》、《企業風雲大變局》”
“儘可能從歷史角度、經濟變革視野、企業制度、企業文化等大視野去深層次的剖析問題,這樣你的作品,受眾就不僅僅是普通人了,很可能一些大企業家、大老闆、乃至地方官員都會把你當成座上賓,請你去幫他們分析問題。”
聽完陳元生的話,王思璐俏臉上滿是驚訝和欣喜,迎上來狠狠的親了陳元生一口:“嗯,我覺得這個方向很好,謝謝你老公。”
陳元生高興的順手在美女的山巒上摸了下,心中頓時湧起一種荒唐的感覺。
王思璐現在穿的是誘人的秘書裝,兩人剛剛才激情過,現在就開始一本正經的討論“社會和經濟問題”,那感覺就像……
【土豪正對著懷裡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