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歷練。”
“日久見人心,我覺得用不了多久,孫叔就能明白您老的一片良苦用心。”
“到時候再相認,至少仇恨就沒那麼大了。”
“另外,您老在臺灣的兒女,也不用知道這件事,更不涉及什麼利益紛爭。”
洪源山聽完之後,一把又抓住了陳元生的手腕,沉聲道:“元生,這……這是剛想出來的?”
【你才多大年齡,也就二十出頭,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出這麼完善的計劃,這尼瑪誰信啊!】
“哎呦,老爺子您抬舉我了。”
陳元生苦笑:“程剛是我在獄中的大哥,當年很照顧我,讓我少遭很多罪。創業之後,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幫他。”
“有句話叫做,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
“所以,我一直在考慮,怎麼給程剛大哥一份獨立的事業,讓他自己去外面發展,兄弟之間儘量減少利益糾葛。”
“幫人幫到底,現在程哥訂婚了,他那兩個小舅子應該成為他的助力,我就一直在為他們鋪路。”
“今天就算沒碰到老爺子您,該鋪路的,我還得鋪路。”
“這不正好嗎,有老爺子您助力,他們成長的速度就更快了。”
“哈哈哈!”
宋晉生在旁邊笑了起來:“洪老哥,機緣造化,元生把你所有問題都給解決了。”
洪源山抓著陳元生的手腕,用力晃了晃:“寧湖區別墅的專案,我給你做。但是,你得透過這個專案把我那兩個孫子、孫女、孫女婿都帶出來。”
“謝謝老爺子信任,您那個孫女婿,我已經培養成半成品了,就差臨門一腳。”
“你那兩個孫子,現在還不成器,我的建議是,好好摔打摔打,讓她姐跟姐夫把關。”
“老爺子,專案完成之日,就是他們出去單幹之時,您老就等著驗收吧。”
“哈哈哈!”
洪源山端起茶杯:“好、好,我就等著驗收了。現在我以茶代酒,敬元生你這位君子。”
“不敢、不敢,老爺子您過獎了。”
陳元生很謙虛的說道。
洪源山搖搖頭:“曾子云: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此君子乎,此君子也)”
【出自《論語 泰伯》:無名注】
“元生當的起君子的稱呼。”
洪源山當年讀過私塾,整部論語都會背,先賢的話也是信手拈來。
旁邊宋晉生也端起茶杯:“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元生今天這事,辦的漂亮,來共同舉杯。”
四人共同舉起茶杯。
房間內充滿了歡樂的氣息。
放下茶杯,陳元生淡淡笑了笑:“老爺子,您的問題是解決了。那我的問題呢?”